总 督
- 拼音
- zǒng dū
- 注音
- ㄗㄨㄥˇ ㄉㄨ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總督
总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总督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例总督胡宗宪。——《明史》
英governor;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
例加拿大总督。
英governor-general;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
英viceroy;
引证解释
总管督率。
引《汉书·叙传下》:“昭宣 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传》:“未之镇而 隋 师济 江,猛 总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纪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南北朝 统兵将领之通称。
引《南史·萧摩诃传》:“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
《北史·李平传》:“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总督之任。”官名。 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成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宗主国驻在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在 英联邦 内 英 王任命的自治领最高级官员也叫总督。
国语辞典
总督
管理监督。
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国演义·第五回》:「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
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
网络解释
总督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总督的字义分解
-
总
总 [ zǒng ] 1. 聚合,聚在一起。 如 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 2. 概括全部,主要的。 如 总纲。总则。 3. 为首的,最高的。 如 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 4. 束系,束头发。 如 总角(jiǎo )。 5. 经常,一直。 如 总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 如 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
督
督 [ dū ] 1. 察看;监管。 如 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2. 责罚。 如 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3. 古代将官名。 如 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总督造句
1、我在那令人崇敬的温斯洛普总督的床边呆了大半夜,尽拙技之能为他减轻痛苦。
2、肥胖的总督熟练地舔掉了黏在嘴唇上的油脂。
3、先说这杨嗣昌,乃是已革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其人生得相貌修伟,机变灵活,问对用兵,议论风生,口若悬河,崇祯帝十分喜悦,以为其是个文武全才,一连三升,做到兵部尚书。
4、以匡济天下为己任,成为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藏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5、而著名的“龙飞”两字,原书迹是1746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原宾馆改为行宫时乾隆皇帝颁赐,曾供奉于奎画楼,后摹刻于石。
6、混得最不济也是个知县,混得好的,部堂总督大学士,也都在意料之中。
7、刘家牌坊上有圣赐御笔碑文,有两湖总督等地方官题跋,这在过去是极高的奖赏。
8、相较于府外这晴明得好,热闹非凡,总督府内还是少了几分笑语。
9、后来,德保等人又在大塘街口为王健寒立了座百岁坊,两广总督李瑚又为他写出了“三朝膏泽培多士,百岁耆英际太平”的诗句。
10、他的弟弟和珅从一个笔帖式,升到湖广道御史,破格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路高升,最后升到四川总督。
总督的相关词语
【总督】的常见问题
-
总督的拼音是什么?总督怎么读?
答:总督的拼音是:zǒng dū
点击 图标播放总督的发音。 -
总督是什么意思?
答:总督的意思是:①.管理监督。②.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③.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