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 仪
- 拼音
- diàn yí
- 注音
- ㄉㄧㄢˋ ㄧˊ
- 繁体
- 奠儀
奠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奠仪
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用于祭奠的礼品。
例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祭。——《红楼梦》
英a gift of money made on the occasion of a funeral;
引证解释
用于祭奠的礼品。
引宋•孔平仲 《孔氏谈苑·丁讽久居》:“一旦有妄传 讽 死者,京师诸公竞致奠仪纸酒塞门。”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母 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 寳玉 去吊祭。”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八都禁送奠仪。”
国语辞典
奠仪
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也作「奠敬」。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又命使者赍香帛奠仪入川致祭。」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
网络解释
奠仪
奠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diàn yí,指用于祭奠的金钱和礼品。
客人的金钱和礼品由外柜收银员接纳入账随后由支宾领着去灵棚吊唁。客人根据与死者关系远近,行五叩礼、七叩礼或九叩大礼。
奠仪的字义分解
-
奠
奠 [ diàn ] 1.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 如 祭奠。奠酒。 2. 稳固地安置。 如 奠都(dū ㄉㄨ)。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
仪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如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如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如 仪器。 5. 法制,准则。 如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奠仪造句
1、拟恢复其宏伟建筑群及其附属设施、恢复祭奠仪式、举行祭奠活动。
2、西城侯越天衡敬奉奠仪银一千两,送别叶大先生。
3、没有,父亲去庙里给弟媳送奠仪看到媳妇正好回府,就顺道说一起回府拿,我在府门前等着。
4、这玩意的包装风格怎么那么像奠仪啊?我如同处理爆裂物般谨慎地将白包反转,眯起双眼,才在左下角找到所谓的寄件者署名。
5、杨小姐的事件,医院基于道义送给家属一份奠仪,而不是疏失的补偿。
6、当日,在广场上举行了祭奠仪式,嘉宾们一起向英烈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意。
7、惠施听说庄周妻子去世的消息,也带着奠仪赶来了。
8、前、后两段中型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小型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分析商代中期祭奠仪式的特点。
9、大丧期间,明轩一直不敢懈怠,缞服朝夕诣几筵哭,斋戒,祭告天地宗社,灵驾引发奠仪,奉安神主于太庙,完全不敢违背祖制。
10、第二天,白家挂满了白色灯笼和白色的布条,白家的人都穿上了白衣,在大厅中放置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
奠仪的相关词语
【奠仪】的常见问题
-
奠仪的拼音是什么?奠仪怎么读?
答:奠仪的拼音是:diàn yí
点击 图标播放奠仪的发音。 -
奠仪是什么意思?
答:奠仪的意思是:致送死者家属的金钱,用以代替祭品。也作「奠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