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身
- 拼音
- shè shēn
- 注音
- ㄕㄜˋ ㄕㄣ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捨身
- 近义词
- 捐躯 牺牲
舍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舍身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参见:舍身。
引证解释
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引《梁书·武帝纪下》:“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
《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牺牲自己。
引明•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国语辞典
舍身
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
引《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
出家为僧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
引《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三月辛未,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网络解释
舍身 (汉语词语)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舍身的字义分解
-
舍
舍 [ shě ] 1. 放弃,不要了。 如 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 如 舍粥。舍药。 舍 [ shè ] 1. 居住的房子。 如 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 如 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如 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 如 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
身
身 [ shēn ]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 如 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 如 身世。献身。 3. 亲自,本人。 如 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 如 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 5. 孕,娠。 如 身孕。 6. 量词,指整套衣服。 如 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舍身造句
1、在树林中氤氲而起的薄雾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一股悲壮之气在袅袅升起。面对着长眠于此的那位追日英雄,面对着舍身探究自然奥秘的先古豪杰,除了生发“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慨外,我们只能是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了。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们敬重那些一诺千金的人。所以,为人做事,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当私利与诺言发生冲突时,即使舍身舍财,也要践行诺言。
3、世人妄自痴缠过喜悲苦乐,偌大天地竟是求不得归舟放鹤,这一世他白衣而来舍身渡我两仪之惑,心上如何红尘如何。照墨
4、子也天真,夫也贤良,岂料飞来横祸;心如海阔,德如玉润,自能笑对刀丛。注:在孙恩之乱中,谢道韫丈夫王凝之及五子一女均被杀害;出身将门的道韫招募家丁英勇杀敌,被俘仍能舍身保护他人,大义凌然,让人赞叹。谢道韫
5、帝益信因果,三次舍身于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释御服,持法衣,亲为四众讲《捏盘经》、《三慧经》,群臣以钱亿万奉赎,表请还宫,三请乃许。
6、诗人们渴望到边塞去,胸怀着一种气吞山河、舍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青史流名。
7、据*弯今日新闻网消息,美国纽约州小镇彭菲尔德日前传出一名8岁小男孩舍身救人,不幸命丧火窟的悲剧。
8、“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就义前的绝命诗,永远激励后人勿忘国耻,舍身报国。
9、一个人心中只要还为真与善留了位置,那么即便不对舍身救人者心存满满的感激,也不至于用谎言去诬陷他。
10、村民朱兰目睹了周英舍身救人的一幕,她回忆说,当时事发突然,周英一边呼喊,一边向孩子挥手,可孩子没看懂,仍旧蹦蹦跳跳横穿马路。
舍身的相关词语
【舍身】的常见问题
-
舍身的拼音是什么?舍身怎么读?
答:舍身的拼音是:shè shēn
点击 图标播放舍身的发音。 -
舍身是什么意思?
答:舍身的意思是:①.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②.出家为僧,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
-
舍身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舍身的近义词是:捐躯 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