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 锋
- 拼音
- bǐ fēng
- 注音
- ㄅㄧˇ ㄈㄥ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筆鋒
笔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锋
毛笔的尖端。
英tip of a writing style;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艺术手法及特征。
英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处和书画的用笔。
英touch; vigor of style;
引证解释
毛笔的尖端。
引唐•方干 《卢卓山人画水》诗:“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诗文书画所表露的气势、锋芒。
引南朝•宋 鲍照 《拟古》诗:“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李白 《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 中山 兔。”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讽刺的笔锋和刻毒的描写对于敌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宽恕的。”笔画的锋芒。
引宋•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九》:“《阴符经序》则 蔡君謨 以为 柳 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
清•俞樾 《茶香室续钞·米襄阳论题榜字》:“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国语辞典
笔锋
笔毫的尖锋。
引唐·李白〈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书法笔画的棱角、锋芒。
引宋·姜夔〈续书谱〉:「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
宋·陈思《书苑菁华·卷十九·书诀·唐太宗笔法诀》:「趯须存其笔锋得而出策须仰策而收。」比喻所写的文章。
例如:「他的笔锋常带有感情。」
网络解释
笔锋
笔毫与笔锋是一个整体两个概念。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的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的锋(颖),如等外毛、劣质毛、废品毛同样可以制作毛笔从外观看很像一支毛笔,实际有毫而无锋。笔锋在毛笔头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书写过程中用中锋、侧锋、露锋折转自如按笔提笔不倒锋,不散锋等,都是通过笔锋才能完成的。将笔头用手捻开笔尖前部锋颖区捏平后在阳光或灯光下映看有一截较为透明晶莹的部分就是笔锋,也叫锋颖,简称锋。
笔锋的字义分解
-
笔
笔 [ bǐ ] 1. 写字、画图的工具。 如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如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3. 用笔写,写作的。 如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如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5. 像笔一样直。 如 笔直。笔挺。笔陡。 6. 量词,指钱款。 如 一笔钱。 7. 指散文。 如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
锋
锋 [ fēng ] 1. 刀剑锐利的部分。 如 刀锋。剑锋。交锋。锋利。锋芒。锋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 2. 器物的尖锐部分。 如 笔锋。针锋相对。 3. 形容语言的尖锐。 如 话锋。谈锋。 4. 在前面带头的人。 如 先锋。前锋。
笔锋造句
1、他用笔勾勒那素胚青花,即使笔锋由浓而淡,那韵致也通过麦克风为江山染上印迹;他用眼看穿千里之外,即使只寻得一行青苔,也绿了那江南两岸;他用心感悟东风,在这荒草蔓烟的年代,让那浓词艳句都黯淡了颜色。
2、他笔锋所至,仍会出现锦词秀句,妙笔生花的胜败。
3、笔锋一点,歪风不见,报纸一练,腐气完蛋,网络一报,撤职查办,电视一曝,领导起跳。记者节到啦,愿你们拥有一身正气,打到歪风邪气,匡扶社会的正义。
4、自那以来,他那愈来愈辛辣的笔锋就一直指向中国的领导阶层以及一些他认为对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不公平的政策。
5、策论的要点是分条析理,解纷排难,观点明确而有力,笔锋犀利而练达。
6、笔锋及此,简直就是王熙凤嘴里的“三处有益”,何陋之有?充分竞争、活力四射的行业和领域,不会是齐刷刷的规整,相反其一定是良莠不齐的。
7、接桐先是墨灌笔锋,接着畅心运笔,点墨之间一副美画即成,好洒脱一少年。
8、然后他笔锋一转,盛赞南阳的解放使“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地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9、局布天下的券商、人多势弱的小散、诡诈妙颠的炒客、潇洒悠闲的倒儿爷、笔锋犀利的金融评论家,这个时代注定是属于他们的。
10、然后持起笔来,思绪流转浸入丧乱之境,笔锋缓缓落上纸面,骤然如癫疯了一般将手臂挥舞起来。
笔锋的相关词语
【笔锋】的常见问题
-
笔锋的拼音是什么?笔锋怎么读?
答:笔锋的拼音是:bǐ fēng
点击 图标播放笔锋的发音。 -
笔锋是什么意思?
答:笔锋的意思是:①.笔毫的尖锋。②.书法笔画的棱角、锋芒。③.比喻所写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