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shǐ

拼音
zhèng shǐ
注音
ㄓㄥˋ ㄕˇ
近义词
别史
反义词
野史 稗史

正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史zhèng shǐ

  1. 指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history books written is biographical style;

引证解释

  1. 《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乾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

    《隋书·经籍志二》:“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
    清•冯桂芬 《<明纪>序》:“史家分纪传、编年二体而纪传为正史。”
    胡适 《论短篇小说》:“又如《水浒传》所记 宋江 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实。”

  2.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3. 考订历史。

    唐•王绩 《游北山赋》:“察俗删诗,依经正史。”

国语辞典

正史zhèng shǐ

  1. 《史记》《汉书》等纪传体的史书,如二十四史。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

网络解释

正史

正史是指以纪传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代表史书有纪二十四史。其他纪传体体裁的史书也可称为正史。早期我国史书如《春秋》等都为编年体史书后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增补了本纪、世家、列传、志、表班固编写《汉书》沿用此体例但删去世家。

此后纪传体被各朝奉为正规体列。而以纪传体为编写体例的书也就称作正史意味用正规体例写作的史书。

正史的字义分解

  •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 史 [ shǐ ]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太史。内史。 3. 古代官职。 刺史。御史。 4. 姓。

正史造句

1、作为中央机构,少府在正史中经常出现,而作为地方性财政机构的郡少府却比较少见。

2、作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搜集资料,包括正史、稗史、地方志、碑碣、家谱、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及近现代人的史学论著,历时三十余年。

3、为纪念济南解放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济南地区第一部官修正史《济南通史》古代卷和近现代卷10日正式在济出版发行。

4、刘大鹏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由艾娣给他完整写出来,也会被官修正史忽略。

5、那些有关隋朝的记载,虽出自稗官野史,但其真实性比有关"正史"似乎还要可靠。

6、自《汉书》以后,官修正史不为游侠立传,侠的形象多见于稗官野史或虚构作品,这更说明侠具有与生俱来的民间气质。

7、正史野史,均从没有片言只字的记载。

8、的变化了,有的消失了,像成群结队翱翔于万里秋空的候鸟一般,呼啦啦地飞来,又急匆匆地逸去,许多重大活动,文字都没有记载,甚至皇皇正史上也尽付阙如。

9、自秦代以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

10、本书为一部介绍秦末楚汉争霸历史的小说,以正史为基点,以黄易先生的小说《寻秦记》情节为线索而续写的历史小说。

正史的相关词语

【正史】的常见问题

  1. 正史的拼音是什么?正史怎么读?

    答:正史的拼音是:zhèng shǐ
    点击 图标播放正史的发音。

  2. 正史是什么意思?

    答:正史的意思是:《史记》、《汉书》等纪传体的史书,如二十四史。

  3. 正史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正史的近义词是:别史

  4. 正史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正史的反义词是:野史 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