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蒙
- 拼音
- hóng mēng
- 注音
- ㄏㄨㄥˊ ㄇㄥ
- 繁体
- 鴻蒙
鸿蒙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鸿蒙
〈书〉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鸿蒙初辟。也作鸿濛。
引证解释
亦作“鸿濛”。 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引《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
《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迷漫广大貌。
引《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东方之野日出之处。
引《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混沌;浑噩。
引唐•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
《吴礼部诗话》引 元•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指高空。
引明•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国语辞典
鸿蒙
自然的元气。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也作「鸿蒙」。
引《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网络解释
鸿蒙 (汉语)
鸿蒙,道教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传说在盘古在昆仑山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此一词也常被用来泛指称远古时代。
鸿蒙的字义分解
-
鸿
鸿 [ hóng ] 1. 大雁。 如 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 如 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3. 指书信。 如 来鸿。 4. 姓。
-
蒙
蒙 [ mēng ] 1. 欺骗。 如 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 如 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 如 瞎蒙。 蒙 [ méng ] 1. 没有知识,愚昧。 如 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 如 蒙罩。蒙子。蒙蔽。 3. 受。 如 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 如 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蒙 [ měng ] 1.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鸿蒙造句
1、我会如何遇见你,在时空的鸿蒙,看过风月几万重,谁赠我多情舞,谁赐我玲珑心,别后余生,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语笑嫣然
2、有一天云将路过宋国时,在原野上又再巧遇鸿蒙。
3、三十六连环鸿蒙子母环、离火珠、混沌七彩链。
4、贫道先前在不周山落脚,如今迁居东海,自号鸿蒙散人,后土娘娘若有闲暇,当可往东海一晤,贫道当扫榻以待。
5、招生名额有限制,但尚未确定,不过就算有限定也会依据最终的比试成绩来定夺,鸿蒙学院历来的规矩,在门派中挑选的弟子必须是最优秀的。
6、孜孜不懈的奋斗,和对命运的亵渎!故事是发生在鸿蒙时期,主人翁桑柔和释天早已被注定的命运,是否能够改写,是否能够冲破这一切冥冥中的束缚。
7、也就是说,圣人需要有一种法则本源,且此种法则修炼圆满,在有与自身法则相对应的鸿蒙紫气的存在,三者有机合一,方才可能成就那万劫不消、万古不磨,至高无上的圣人。
8、但能知假月,何处炼红铅?药材开混吨,火候炼鸿蒙。
9、一个个问题如同连珠炮弹在陆不凡的识海中炸开,而就在这时,那紫色的小人突然光芒大作,一道轰雷贯耳般的声音在自己的识海中炸开:“破道重生,直指鸿蒙!”。
10、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漠闵,鸿蒙鸿洞,莫知其门。
鸿蒙的相关词语
【鸿蒙】的常见问题
-
鸿蒙的拼音是什么?鸿蒙怎么读?
答:鸿蒙的拼音是:hóng mēng
点击 图标播放鸿蒙的发音。 -
鸿蒙是什么意思?
答:鸿蒙的意思是:自然的元气。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也作「鸿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