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证
公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证
由国家依法授以权利的机关(法院或公证处)对有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做出的有法律效力的证明。
例遗嘱公证。出生公证。
英notarization;
引证解释
法院或被授以相应权力的机构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和事实的合法性、真实性的一种活动。如对契约、合同、遗嘱等都可申请公证。
国语辞典
公证
由法院或特定机关对于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做的证明。如买卖、合伙、赠与、婚姻等事项,都可申请公证。
网络解释
公证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前者是 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公证的字义分解
-
公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证
证 [ zhèng ]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如 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 如 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公证造句
1、, 该文件不是由中国的机构签发,因此中国国内的公证机关不能对该文件进行公证。
2、, 经公证部门现场公证,365户参加摇号的家庭中有300户中号。
3、, 张虹已婚的事实,是以张虹和翟道军结婚证明为法律依据,并经中国国家公证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而作为法庭的呈堂证据。
4、, 其业务范围涉及涉外公证材料的翻译,包括各种合同、证件、公证书的翻译。
5、, 主任、副主任领导公证处的工作,并且必须执行公证员职务.
6、, 如书面授权委托书由委任者的代理人签署,则授权此代理人签署的授权书或其它授权文件必须经过公证。
7、, 公证材料中韩寒未获奖杨宏伟称,自己从黄浦公证处查阅的公证材料中获悉,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名单中没有韩寒的名字。
8、, 徽元公证处领导在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并决定受理此案,并指派公证员宋琨和於怀香立即前往元瞳工业园区的优而特办公家具厂进行现场取证。
9、, 请公证中心来监证签约,是联邦成立之后才出现的做法。
10、, 得到了这一撤销书的戴老太以为可以拿回自己的房子了,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向公证处求证的时候,2006年4月12日,她的侄子居然把房子卖给了别人。
公证的相关词语
【公证】的常见问题
-
公证的拼音是什么?公证怎么读?
答:公证的拼音是:gōng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公证的发音。 -
公证是什么意思?
答:公证的意思是:由法院或特定机关对于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做的证明。如买卖、合伙、赠与、婚姻等事项,都可申请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