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dǐng

拼音
gāng dǐng
注音
ㄍㄤ ㄉㄧㄥˇ

扛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扛鼎gāng dǐng

  1. 举鼎。比喻攘夺国家政权。《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证解释

  1. 举鼎。

    《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2.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晋书·明帝纪论》:“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3.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4. 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国语辞典

扛鼎gāng dǐng

  1.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网络解释

扛鼎

扛鼎,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然而时下这个“扛鼎”却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

扛鼎的字义分解

  • 扛 [ káng ] 1. 用肩膀承担。 扛枪。 扛 [ gāng ] 1. 两手举东西。 力能扛鼎。

  •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 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峙。鼎足之势。 5. 大。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鼎盛(shèng )。

扛鼎造句

1、格尔茨的扛鼎之作,也是阐释人类学理论流派的奠基之作.

2、少时便天资雄厚,力能扛鼎,正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

3、目生双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斩蛇起义、鸿门宴后的汉沛公如何,战必胜攻必取、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又如何?

4、如画山水皴法的横涂竖抹,画荷杆的笔力扛鼎,画梅枝的曲铁劲韧等,皆见篆隶用笔的运化之功。

5、虚拟现实强势出击,为都市武侠的扛鼎之作,虚拟现实强势出击,为你讲述一个少年从处男到堕落的极品生活。

6、但不论哪种形式、哪个角度,吃不透柴生芳的品质特征,写不出柴生芳的家国情怀,就会落入“有数量没质量,有高原没高峰”的两难境地,难出震撼扛鼎大作。

7、一般凡可以增加自己威力的,如雷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8、《于无声处》、《丝路花雨》、《人到中年》,一部部作品笔力扛鼎

9、凡人中也有不少英勇的猛人动辄挥动千斤巨锤,力能扛鼎

10、这两个人,是昨日出山打猎,刚刚回村的村民,不仅有拔山扛鼎之力,且身经百战,无数次战胜百尺巨蟒,五米巨猿。

扛鼎的相关词语

【扛鼎】的常见问题

  1. 扛鼎的拼音是什么?扛鼎怎么读?

    答:扛鼎的拼音是:gāng dǐng
    点击 图标播放扛鼎的发音。

  2. 扛鼎是什么意思?

    答:扛鼎的意思是:举鼎。形容力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