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

拼音
bò ji
注音
ㄅㄛˋ ㄐㄧ˙
词性
名词

簸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簸箕bò ji

  1.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dustpan;

  2. 扬米去糠的器具。

    fan; winnowing pan;

  3. 簸箕形的指纹。

    loop of a fingerprint;

引证解释

  1. 扬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锺辂 《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 孙飞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国语辞典

簸箕bò ji

  1.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唐诗纪事·卷六二·郑嵎》:「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

  2. 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

网络解释

簸箕

簸箕是一个词语,读音为bò ji,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斗和簸箕被赋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另外还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贾思勰 《齐民要术》。

簸箕的字义分解

  • 簸 [ bò ] 1. 〔~箕〕❶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❷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簸 [ bǒ ]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 簸谷。 2. 颠动摇晃。 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 箕 [ jī ]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 箕帚。 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 斗(dǒu )箕。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 姓。

簸箕造句

1、, 通知:正月初六来临之际,鉴于穷气肆意泛滥,特搞一次环保活动。穷气一斤可换福气三两,多赶多得,多送多得。赶快拿起大扫把,端起大簸箕,马上行动吧!祝福气多多,幸福快乐!

2、,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

3、, 它气冲斗牛,力大无穷,直接将这些大圣全部震开,如同簸箕一样硕大的手掌,当头朝着秦尘拍下。

4、,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5、, 但至22日凌晨3时,两路搜救民警到达浮山“簸箕口”会合后,搜救工作仍没有任何进展。

6、, 22日下午,德国人安瑞德登浮山锻炼,天黑迷路后被困在当地人称为“簸箕口”的一处山顶,几次摆脱困境未果。

7、, 待进了兰哥儿的住处,只见屋里满是脂粉味,墙壁刷得素白,一面镜子钉在房门正对面,下方是只小簸箕,里面放把小小的剪刀,斜对过还挂着一幅钟馗捉鬼图。

8、, 窦珍老人用自己的扫帚扫起来很轻松,轻轻挥舞,半个多小时后,桥面上的烟头、瓜子皮、废纸屑等垃圾就被撮到了簸箕里。

9、, 那是一个平坝地区,盛产粮食,对农具需求量大,簸箕行情好,同样一个簸箕比我家所在乡场要贵两三角钱。

10、, 站在办公楼上看去,三面环山的垃圾场像一个巨型“垃圾簸箕”,“簸箕口”正对着十多丘稻田,数十米高的垃圾山下,湘江从眼底静静地流过。

簸箕的相关词语

【簸箕】的常见问题

  1. 簸箕的拼音是什么?簸箕怎么读?

    答:簸箕的拼音是:bò ji
    点击 图标播放簸箕的发音。

  2. 簸箕是什么意思?

    答:簸箕的意思是:①.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②.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