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zhèng

拼音
jiào zhèng
注音
ㄐㄧㄠˋ ㄓㄥˋ
词性
动词
近义词
改正 订正 更正 考订 修正 矫正 改良 纠正 勘误 改进 校对 校阅 校订 厘正 校勘

校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校正jiào zhèng

  1. 进行校对加以改正。

    校正资料。

    emend; rectify; proofread and correct;

引证解释

  1. 古代管理马匹的官。参见“校人”。

    《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
    杨伯峻 注:“襄 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 《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

  2. 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参见“校书”、“正字”。

    《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
    清•褚人穫 《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 唐 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禄倍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

  3. 校对改正。

    宋•曾巩 《<梁书目录>序》:“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録一篇。”
    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一碑之中讹字之多已如此安得一一校正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国语辞典

校正jiào zhèng

  1. 考查改正。

    如:「户口校正」。

    订正 改正

网络解释

校正

校正,指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内容和写法。包括对稿件的事实、观点、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的差错的校正目的是要消灭一切错误信息使稿件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文字通顺客观公正、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的变动。

校正的字义分解

  • 校 [ xiào ]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校 [ jiào ] 1. 比较。 校场。 2. 查对、订正。 校勘。校订。校对。

  •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校正造句

1、在该区宽线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中采用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所有波长静校正问题,处理效果明显改善。

2、提出了一种将正交调制LFm信号产生系统的幅相误差映射到基带后,在数字域利用复系数FIR滤波器进行校正的方案。

3、我们学校正培育着建设四化的千军万马。

4、按图示尺寸使用下料设备下料,然后清除飞边、毛刺、熔渣等缺陷,下料变形工件在加工前先进行校正

5、此外,用此方法提取的电子散射参数被成功地用于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电子束临近效应校正

6、用稳态荧光技术测得经过校正的荧光成分,由此算出用DPH标记的细胞膜的偏振度。

7、只得就原记录稿有与原讲义旨走失处稍稍校正,而其他不再润饰了。

8、基体效应校正是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中关键的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9、在此基础上完整地阐述了LcoS数码彩色扩印机的颜色校正模型。

10、通常以时差的四因子分解模型为基础建立剩余静校正方程组,并采用迭代求解方法获得剩余静校正量。

校正的相关词语

【校正】的常见问题

  1. 校正的拼音是什么?校正怎么读?

    答:校正的拼音是:jiào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校正的发音。

  2. 校正是什么意思?

    答:校正的意思是:考查改正。

  3. 校正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校正的近义词是:改正 订正 更正 考订 修正 矫正 改良 纠正 勘误 改进 校对 校阅 校订 厘正 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