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 草
- 拼音
- kuáng căo
- 注音
- ㄎㄨㄤˊ ㄘㄠˇ
狂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狂草
草书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
英highly cursive scrip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引证解释
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相传创自 汉•张芝至 唐•张旭、怀素 始有流传。
引清•冯班 《钝吟书要》:“虽狂如 旭 素咸臻神妙。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
清•高士奇 《<藏真自序帖>跋》:“唐•怀素 书奇纵变化,超迈前古。其自叙一卷尤为生平狂草。”随意潦草。
引巴金•《家》二五:“从 倩如 的狂草的字迹看来可以知道她是多么愤慨。”
国语辞典
狂草
一种草书。为汉末书法家张芝首创至唐代张旭、怀素时,广为盛行。狂草笔势狂放不拘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又因其简笔、连笔甚多较不易于辨认。
网络解释
狂草 (草书分支)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
狂草的字义分解
-
狂
狂 [ kuáng ]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 如 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 如 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 如 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
草
草 [ cǎo ]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如 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如 草料。柴草。稻草。 3. 粗糙,不细致。 如 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 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如 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如 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如 草鸡。
狂草造句
1、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2、草书主要有章草、草和狂草3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3、本文对我国古代狂草大家进行了钩沉与阐释,让人们一瞻他们狂放不羁、逸势奇状、连绵萦绕、自成一格的书艺风采。
4、在狂草作品中,梁蓝波披离点划,以有形的书法传达著无形的精神。
5、大块水墨与线结合,减笔变格,狂草入画,意到笔随,捉控自如,超然象外。
6、你抬手落笔,转折勾挑出青春的天书,我是你无法辩识的狂草,短短一行,被你飞快地写下,翻过。再提起,只怕也要在多年以后,由阔达圆和的魏体悄然重写,方可看清,当初的挥毫泼墨,竟是如此轻易,如此不堪。简媜
7、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给狗一块浓汁的骨头,让他别叫,黯哑了钢琴,随着低沉的鼓,抬出灵怄,让哀悼者前来。让直升机在头顶悲旋,在天空狂草着信息他已逝去,把黑纱系在信鸽的白颈,让交通员戴上黑色的手套。奥登
8、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状似贼巢的含蓄建筑,上书四个狂草大字——“鞋饿冻哭”。
9、一晃,视力、听力、口腔…10个项目都查了个遍,一张干净的表格上都是医生们或者被派过来协助的学姐学长龙飞舞蹈的狂草或是东歪西倒的印章。
10、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众多的门派风格中,杨宗鸿素爱狂草。
狂草的相关词语
【狂草】的常见问题
-
狂草的拼音是什么?狂草怎么读?
答:狂草的拼音是:kuáng căo
点击 图标播放狂草的发音。 -
狂草是什么意思?
答:狂草的意思是:一种草书。为汉末书法家张芝首创,至唐代张旭、怀素时,广为盛行。狂草笔势狂放不拘,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又因其简笔、连笔甚多,较不易于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