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拼音
shì lǐ
注音
ㄕˋ ㄌㄧˇ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意义 道理 情理 理由

事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事理shì lǐ

  1. 事情的道理。

    通晓事理

    reason;

引证解释

  1. 事物的道理。

    《管子·版法解》:“慎观终始审察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仲宣 《七释》致辨於事理。”
    清•恽敬 《答蒋松如书》:“谓 敬 不屑为足下作序则甚非事理也。”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

  2. 事情事项。

    宋•司马光 《乞不贷故鬭杀札子》:“张志松 只为 张小六 寃执呪駡事理至轻,遂殴本人致死并是鬭杀,於情理皆无可悯。”
    《宣和遗事》后集:“前日已曾遣人将到北国皇帝圣旨所议事理,如何更无一言相报?”

国语辞典

事理shì lǐ

  1. 事物或事情的道理。

    《管子·版法解》:「是故明君审查事理慎观终始。」

    如:「明白事理」。

    道理

网络解释

事理

事理,汉语词汇。

拼音:shì lǐ

1.因缘生之有为法叫做事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叫做理。2.世间森罗万象之相叫做事,真如的理体叫做理。

事理的字义分解

  • 事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 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 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 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 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 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 事父母。

  •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事理造句

1、,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2、, 正对: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

3、, 熟通人性,能够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开辟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路径;通明事理,为理解纷纭按杂的事象提供亮点,可不断发现更好的求解之道。

4、, 读书为的是要明白事理,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5、, 经典常读明事理,扪心自省勤律己。但以文明为己任,胸怀苍生天下齐。修身不息气质在,中华儿女展翅时!

6、, 在1973年5月无人空间站到达轨道前不久,空气动力压力扯破了一个流星体和挡热板。分析:首先,从逻辑上看,说:“空气动力压力扯破了一个流星体”,是不合事理的,荒谬可笑的。

7、, ***军事理论思想仍将是今代中国军队赢得未来战争的制胜法宝。

8、,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9、,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洪应明

10、,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细节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见微知著的真功夫,是否有明察秋毫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

事理的相关词语

【事理】的常见问题

  1. 事理的拼音是什么?事理怎么读?

    答:事理的拼音是:shì lǐ
    点击 图标播放事理的发音。

  2. 事理是什么意思?

    答:事理的意思是:事物或事情的道理。

  3. 事理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事理的近义词是:意义 道理 情理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