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鱼
- 拼音
- bào yú
- 注音
- ㄅㄠˋ ㄩˊ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鮑魚
鲍鱼的意思
词语解释
鲍鱼
鲍鱼1〈书〉咸鱼:如入鲍鱼之肆(肆:铺子)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2 [bàoyú]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肉可食。贝壳中医入药称石决明。也叫鳆鱼(fùyú)。
引证解释
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詔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唐•常楚老 《祖龙行》:“祖龙 一夜死 沙丘胡亥 空随鲍鱼辙。”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堪笑 沙丘 才遇处鑾舆风起鲍鱼腥。”
柳亚子 《天心二首为那拉载湉同殒作》诗之二:“鲍鱼已死 秦 皇帝符命犹陈 莽 大夫。”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引清•李元 《蠕范·物偏》:“鰒鲍鱼也,石鮭也,石华也,石决明也。”
清•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鲍鱼》:“登州 以鲍鱼为珍品。案即鰒鱼也。”
杨朔 《海市》:“你到渔业生产队去人家留你吃饭除了鲐鱼子、燕儿鱼丸子而外如果端出雪白鲜嫩的新干贝或者是刚出海的鲍鱼你一点不用大惊小怪以为是大摆筵席其实平常。”
国语辞典
鲍鱼
湿的腌鱼,味腥臭。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一种海产贝类肉质鲜美。参见「鲍」条。
网络解释
鲍鱼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鲍鱼的字义分解
-
鲍
鲍 [ bào ] 1. 〔~鱼〕❶咸鱼,如“如入~~之肆,久而不闻其臭”;❷鳆鱼的俗称。 2. 姓。
-
鱼
鱼 [ yú ]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 如 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 姓。
鲍鱼造句
1、人大多数都喜新厌旧,有了鲍鱼就忘了白菜,有了美女就忘了朋友!像我这么念旧的不多了,你看我就没忘记在三伏天给你发条信息:天热注意防暑!
2、活动持续9天的“2014新北缤纷年货城”,现场不仅有新北市产地直送的伴手礼、花卉及农渔特产,甚至连贡寮的九孔鲍鱼也都能买得到。
3、人品坏者,你与其相处,如入鲍鱼之肆。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5、与此同时,从*弯引进的吴郭鱼、银鲈、点带石斑鱼、九孔鲍鱼等品种,已发展成为福建省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
6、身边没见过世面的薛母在这鲍鱼之肆的地方,神经绷得紧紧的。
7、去年,大竹峙附近海域共投放了200多万尾各种鱼类和贝类,包括黑鲷、真鲷、大黄鱼、管角螺、鲍鱼,还投放了200万粒乌贼卵。
8、您看我这里是鲍鱼,等卖掉之后,我给几位兵差大哥捎带一瓶好酒。
9、臭豆腐是里头比较受人误解的一个,其实它是很委屈的,又不是它愿意一身臭味的,那是人家故意把他置于鲍鱼之肆,让它染上那些臭毛病臭味道的嘛。
10、一百十一、鲜鲍鱼瘦肉汤,其汤水鲜美,且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
鲍鱼的相关词语
【鲍鱼】的常见问题
-
鲍鱼的拼音是什么?鲍鱼怎么读?
答:鲍鱼的拼音是:bào yú
点击 图标播放鲍鱼的发音。 -
鲍鱼是什么意思?
答:鲍鱼的意思是:①.湿的腌鱼,味腥臭。②.一种海产贝类,肉质鲜美。参见「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