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以 为 然
不以为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以为然
然:对,正确。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轻视意味。
例制台一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英object to; do not approve; consider sth.wrong;
引证解释
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引宋•苏轼 《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清•昭槤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先是公在上前尝论 準噶尔 形势,上不以为然。”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四:“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了 毛泽东 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国语辞典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意。
引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四》:「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
《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句闲话并没有半点不以为然的意思。」
不以为然的字义分解
-
不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以
以 [ yǐ ] 1. 用,拿,把,将。 如 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 如 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 因为。 如 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在,于(指时日)。 如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 如 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如 梦寐以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 如 以前。以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如 可以。得以。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 如 不以急乎? 11. 及,连及。 如 富以其邻。
-
为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 如 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如 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 如 成为。 4. 是。 如 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 如 为政。 6. 被。 如 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 如 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 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 如 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 如 为了。为何。 3. 对,向。 如 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
然
然 [ rán ] 1. 对,是。 如 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 如 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 如 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 如 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同“燃”。
不以为然造句
1、我劝告他不要*博,可他不以为然,不改恶习。
2、各个学校对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经费及其他的鼓励和支持,对引进的硕士和博士教师给予一定的待遇和支持,对参加专业实践或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不以为然,没有相应的鼓励和支持,缺乏切实有力的激励机制。
3、他带着一种吃惊的、不以为然的神态看着我。
4、我肯定我造的这个句子是对的,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
5、听完我的介绍,她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这种方法我早就试验过。”。
6、小明很早就收到过情书,但小明不以为然。
7、学校曾三令五申,强调纪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可有些同学不以为然,明知故犯,多次违犯学校的规章制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8、我向他汇报了半天,他最后只是不以为然地说:“就这样吧!”。
9、特迪咂了咂舌头,活像个不以为然的英国女舍监。
10、在公共开支出现赤字的情况下承诺减税让我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的相关词语
【不以为然】的常见问题
-
不以为然的拼音是什么?不以为然怎么读?
答:不以为然的拼音是:bù yǐ wéi rán
点击图标播放不以为然的发音。
-
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
答: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意。
-
不以为然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不以为然的近义词是:满不在乎 嗤之以鼻 不敢苟同 置若罔闻
-
不以为然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不以为然的反义词是:五体投地 理所当然 顶礼膜拜 仰承鼻息 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