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七
- 拼音
- qī qī
- 注音
- ㄑㄧ ㄑㄧ
七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七七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英Double Seven;
引证解释
旧俗以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
引《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十老 病重医治不痊,呜呼哀哉。 朱重 搥胸大慟如亲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清•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见於《北史》《魏书》《北齐书》及 韩琦 《君臣相遇传》。又 顾亭林 《日知録》、 徐復祚 《村老委谈》、 郎瑛 《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説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復也。祭於来復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即不復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説最通。”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
引《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数词。七十七。
引《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指农历七月初七。参见“七夕”。
引《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
国语辞典
七七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
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
网络解释
七七
七七:民间风俗
七七:漫画《掠夺者》角色
七七的字义分解
-
七
七 [ qī ]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七七造句
1、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2、七七日,心窃喜,整装待发会情人;七夕到,心忐忑,不知你可曾原谅我?一年一度七夕夜,牛郎织女鹊桥会,情意绵绵诉不尽;自从认识爱上你,夜夜盼望是七夕,与你缠绵到永远!亲爱的。
3、我说的是我们!我们所有人!可耻!无能!孬种!杂碎!熊人!孱蛋头!哈卵!蔫孙!瘪三!不三不四!人五人六!七七八八的夹缠不清!”。兰晓龙
4、我们会想你的。吕排长。袁教官。改天从大梅沙游到小梅沙去看你们。哈哈。七七部队第二队。
5、今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前两天,学校刚放暑假,十几个稚气未脱、年龄约在16、17岁的高中生,顶着烈日跑到台当局“教育部国教司”门口,抗议课纲微调。
6、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七七抗战”精神永远持续,维持安和乐利社会。
7、女孩子七七,身上盖着一床厚重的鸭绒被,在这夏秋之交的天气里,牙齿却在不断的格格打颤,两片薄薄的嘴唇,一丝血色也不见。
8、比如给女作家柳营、苏七七做读书会。
9、量,两人的衣服随着剧烈的运动都东歪西倒了,彻丽雅上衣被扯到腰间,裙子也被卷到大腿根部以上,2号的战斗服也被扯下一条肩带,双方都把剩余的力量用的七七八八了。
10、一百零六、在抓纲治国的一九七七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
七七的相关词语
【七七】的常见问题
-
七七的拼音是什么?七七怎么读?
答:七七的拼音是:qī qī
点击 图标播放七七的发音。 -
七七是什么意思?
答:七七的意思是: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