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n

拼音
àn dú
注音
ㄢˋ ㄉㄨˊ
繁体
案牘
近义词
文案

案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案牍àn dú

  1. 公事文书。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official correspondence;

引证解释

  1. 官府文书。

    南朝•齐 谢朓 《落日怅望》诗:“情嗜幸非多案牘偏为寡。”
    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以 江西 民喜讼多窃去案牘,而州县不能制 湛 为立千丈架阁。”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观其体製又略与案牘之文同科,盖行文之法固不外徵引及判断二端也。”

国语辞典

案牍àn dú

  1. 公务文书。

    南朝齐·谢朓〈落日怅望〉诗:「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如:「案牍劳神」。

    文案

网络解释

案牍

案牍,汉语词汇。

拼音:àn dú

释义:案:指书桌或办公桌; 牍: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

案牍:官府文书。

案牍的字义分解

  • 案 [ àn ]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 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 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5. 同“按”。

  • 牍 [ dú ]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2. 古代乐器名。

案牍造句

1、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愁绪,湖中泛起了涟漪。

2、正所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功课已经反复温习了几遍,案牍劳形,久坐伤身,成日里捧着书本难免头晕目眩,腰酸背痛。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无案牍之劳形。

5、关于这点某甲曾说:干麽不情不愿?只要遵行譬喻,你自己就成了譬喻的一部份,也就免于案牍劳形了。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

7、这是个美丽的世界嘛!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像你老兄,身居庙堂,难免有案牍劳形。

8、木楼下面是一个小湖,小湖碧波荡漾,木楼绿水环绕,这里真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9、王介平奉汉隶为圭臬,取鉴汉魏竹简,一扫装饰雕琢之臃态,既造法创新于古隶,又彰显古隶神韵于案牍

10、或有科目进身,以不治古文为耻,乃捃摭帖括浮词,杂以案牍中语,牵合成篇,当时目为‘京报古文’。

案牍的相关词语

【案牍】的常见问题

  1. 案牍的拼音是什么?案牍怎么读?

    答:案牍的拼音是:àn dú
    点击 图标播放案牍的发音。

  2. 案牍是什么意思?

    答:案牍的意思是:公务文书。

  3. 案牍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案牍的近义词是: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