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 燧
- 拼音
- fēng suì
- 注音
- ㄈㄥ ㄙㄨㄟˋ
烽燧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烽燧
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例修烽燧。——《后汉书·光武帝下》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英beacon fire; signal fire;
引证解释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引《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
汉•桓宽 《盐铁论·本议》:“修塞障飭烽燧,屯戍以备之。”
《明史·王翱传》:“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
清•昭槤 《啸亭杂录·乌提督》:“各堞丘熢燧造火器及击木礌石等具严察奸谍。”指战乱。
引元•周昂 《晚望》诗:“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
清•冯桂芬 《费树臣饮马长城小影序》:“﹝洎庚申之难﹞侧身波涛烽燧之中。”
郭沫若 《骆驼集·访日杂咏六》:“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铀鈈井灶空。”
国语辞典
烽燧
敌人来犯燃火示警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
引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网络解释
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烽燧的字义分解
-
烽
烽 [ fēng ] 1.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如 烽火( ➊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➋ 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
燧
燧 [ suì ] 1. 上古取火的器具。 如 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2. 古代告警的烽火。 如 烽燧。
烽燧造句
1、积薪和苇苣均是烽燧所用燃料,用以点火或举烟传递报警信号。
2、遗址内有古城、佛寺、墓葬以及烽燧。
3、《万籁无声》作者烽燧火浴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4、这说明汉代边防最基层的烽燧约十人为一个编制单位,由燧长统领。
5、王者轩辕兽、圣灵烽燧鸟,绝兽之图腾!
6、一座风蚀雨剥的烽燧伫立在四野茫茫的龙勒岗上,即将沉入库姆塔格沙漠的夕阳孤独地注视着它。
7、若派禁兵3000,役兵500,不过实新堡,并列烽燧以通紧急。
8、一日,李陵举目南望,远处祁连雪山皑皑生辉,近处烽燧岿然耸立,想到征战匈奴的赫赫功绩,不禁豪情顿生,萌发了勒石记功的念头。
9、第二部对汉代居延地区候望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行研究,由侦察与巡逻、烽火传递与烽燧自身的防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0、同时在附近屯以重兵,在关城以北山川路口、交通要道上修建墩台、烽燧,数策并施,则京师必定固若金汤、稳如磐石了。
烽燧的相关词语
【烽燧】的常见问题
-
烽燧的拼音是什么?烽燧怎么读?
答:烽燧的拼音是:fēng suì
点击 图标播放烽燧的发音。 -
烽燧是什么意思?
答:烽燧的意思是:敌人来犯,燃火示警,夜间举火为烽,白天燔烟为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