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 义
- 拼音
- yí yì
- 注音
- ㄧˊ ㄧˋ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疑義
- 近义词
- 疑问 疑难
疑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疑义
可疑之点;难以断定的含义。
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英doubtful point;
引证解释
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引《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以访 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晋•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宋史·赵汝谈传》:“尝从 朱熹 订疑义十数条 熹 嗟异之。”
《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次日 裴仲 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 角哀,试他学问如何。”犹疑问。
引清•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尔雅》为上古之书确无疑义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阿金》是写给《漫画生活》的……然则必须‘抽去’,已无疑义了。”
国语辞典
疑义
可怀疑、不能立刻就明白的道理。
引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们两个人都不承认外人一定说是我弄的断无疑义。」近疑问
网络解释
疑义
疑义,汉语词汇。
拼音:yí yì
释义:是指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有疑问。
疑义的字义分解
-
疑
疑 [ yí ] 1. 不信,猜度(duó)。 如 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如 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疑 [ nǐ ] 1. 安定,止息。 2. 同“拟”,比拟。
-
义
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如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如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 如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如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 如 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如 义齿。义肢。 7. 姓。
疑义造句
1、毫无疑义,足球要打翻身仗,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2、注意:如果对此份会议记录有任何疑义,请在收到此份记录后的一个工作日内,与记录报告人联系。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要析疑义,你一句,他一句,便谈出道理来了。
4、若无疑义,还请崔大人于此回执上署名画押以为凭信。
5、塔妮娅:那一定是起源于乌拉尔地区的谚语,对我来说毫无疑义.
6、这里写的是广东高要县的风情,苦瓜入菜,进了餐桌,应该没有疑义,因为苦瓜入菜,确实是起自南方,以后又逐渐北移的。
7、邱毅说,当时高雄市政府地政处请示法规会及法律顾问,认定“得标人无法获得银行核贷,非可归责于主办机关,没收订金并无疑义”。
8、毫无疑义,足球要打翻身仗,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9、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原是被动阅读的产物,虽然其中也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读,并快乐着”的阅读体验,但更多的,还是那一番苦涩的滋味吧。
10、清末著名语言学家朱起凤因一次阅卷时的误判而受到批评,深感耻辱,因此做到了“潜心读书,凡有疑义,摘借它册,阅时既久,积帙遂多”。
疑义的相关词语
【疑义】的常见问题
-
疑义的拼音是什么?疑义怎么读?
答:疑义的拼音是:yí yì
点击 图标播放疑义的发音。 -
疑义是什么意思?
答:疑义的意思是:可怀疑、不能立刻就明白的道理。
-
疑义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疑义的近义词是:疑问 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