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wèi

拼音
jīng wèi
注音
ㄐㄧㄥ ㄨㄟˋ
繁体
精衛

精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精卫jīng wèi

  1. 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引证解释

  1. 古代神话中鸟名。

    《山海经·北山经》:“发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女娃 游于 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南朝•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南朝•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国语辞典

精卫jīng wèi

  1.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

精卫的字义分解

  • 精 [ jīng ] 1. 上好的白米。 “食不厌精”。 2. 细密的,与“粗”相对。 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3. 聪明,思想周密。 精悍。精敏。精明。 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 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 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6. 专一,深入。 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 精子。 8. 很、极。 精湿。精瘦。精光。 9. 完美,最好。 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10. 明朗,清明。 “天精而见景星”。 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 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12. 古同“菁”,花。

  • 卫 [ wèi ] 1. 保护,防护。 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2. 防护人员。 警卫。后卫。 3. 古代称驴。 “策双卫来迎”。 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 威海卫(在山东省)。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 姓。

精卫造句

1、听到汪精卫汉奸的卖国行径,他怒不可遏念兹在兹。

2、先民以精卫填海的意志开疆拓土,其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后代子孙所景仰。

3、精卫填海的神话尽人皆知。

4、有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5、汪精卫叛国降日,背弃民族大义,真是沐猴而冠,无耻之极。

6、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精卫填海,支援难民;千万爱心,汇成爱河;万千祝福,众志成城。620,世界难民日,大家齐给力,帮助难民重拾信心,迈步新生活!

7、杨戬给精卫服下最后一颗九转金丹,精卫就稳定下来了,不再衔石填海了,而是围着杨戬飞转,杨戬笑着对她说:不要担心,很快就能恢复了。

8、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三皇五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大禹治水,唐尧虞舜。

9、神农大声呼唤女娃大名,而精卫鸟好似不认识任何人一般,只顾忙碌着衔石填海。

10、整首诗勉励梁启超以精卫填海之志出手大干,希望由此出现一个“黄人捧日”、光照大千的局面,也是诗人自勉之语。

精卫的相关词语

【精卫】的常见问题

  1. 精卫的拼音是什么?精卫怎么读?

    答:精卫的拼音是:jīng wèi
    点击 图标播放精卫的发音。

  2. 精卫是什么意思?

    答:精卫的意思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