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 掇
- 拼音
- cuān duō
- 注音
- ㄘㄨㄢ ㄉㄨㄛ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攛掇
- 近义词
- 怂恿
撺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撺掇
煽动;怂恿。
例告老兄且莫相撺掇。——朱熹《答陈同甫书》他一再撺掇我学滑冰。他说他本来不想做,都是你撺掇他做的。
英urge; eggon;
引证解释
怂恿。
引《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子房 为 韩 报 秦攛掇 高祖 入关。”
元•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那里口口声声攛掇先生,不如归去。”
《西游记》第三十回:“他怪我攛掇师父念‘紧箍儿咒’。”
鲁迅 《呐喊·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催逼;催促。
引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箇小僂儸传令教攛掇,隔着山门厉声叫:‘满寺里僧人听呵……得 鶯鶯 后便退干戈不得后目前生祸。’”《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你这边房子七八也待盖了攛掇匠人,早些装修、油漆停当。”
张罗安排。
引宋•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七出:“好姻缘来辐凑,把你攛掇嫁一个好儿夫那更效绸繆。”
元•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你不知近日来宅院中小娘子要嫁得紧了媒婆与他攛掇出门去临行做对鞋谢媒婆。”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一时庄家忙动仗赖你娘子又好在厨房攛掇。”帮助。
引《水浒传》第二六回:“王婆 和那妇人谢道:‘难得 何九叔 攛掇回家一发相谢。’”《平妖传》第十八回:“胡员外 大喜拱手道:‘全仗学究扶持攛掇。’”
古典戏曲乐器演奏术语。
引元•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旦做舞][众乐攛掇科]”元•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再不去乔粧扮打拍攛掇再不去戏臺上信口开合。”
国语辞典
撺掇
怂恿,从旁劝唆人去做某事。元·石君宝也作「撺弄」。
引《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指挥执意既坚张都管又在傍边一力撺掇兴儿只得应承。」帮忙、配合。
引《金瓶梅·第六八回》:「吴惠、郑奉、郑春每人三钱;撺掇打茶的,每人二钱。」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请娘娘登盘,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云)依卿奏者。(正旦做舞)(众乐撺掇科)」
网络解释
撺掇
撺掇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cuān duo
释义:1、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2、催逼;催促。3、张罗安排。4、帮助。5、古典戏曲乐器演奏术语。6、上下地乱窜。
撺掇的字义分解
-
撺
撺 [ cuān ] 1. 抛掷。 2. 匆忙地做。 如 临时现撺。 3. 〔~掇〕怂恿,从旁鼓动人,如“他一再~~我学滑冰”。亦称“撺弄”、“撺怂”、“撺嗾”(“掇”、“弄”、“怂”、“嗾”均读轻声)。 4. 发怒。 如 他撺儿了。
-
掇
掇 [ duō ] 1. 拾取;摘取。 如 掇拾。掇弄。 2.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撺掇造句
1、她撺掇其丈夫攒钱自己开店做生意.
2、他们从未被撺掇去冒这样的风险。
3、几年后,她在姨妈的撺掇下,认识了一位她不爱的男友。
4、且说吴用一番巧舌,撺掇了关羽起兵北伐,自回潺陵,与众好汉商量。
5、在三个男孩的一致撺掇下,两个女士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一起玩球。
6、在众人的撺掇下,无良教师陆妮妮收了子婴当男朋友。
7、透过一层又一层的黑夜,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一大片轻轻的麦田上奔跑,与蝴蝶蜻蜓嬉闹;在中秋之后,撺掇上一群死党爬上邻居家的隔墙偷摘又红又大的苹果;在炊烟徐徐升起的村庄后的小山坡上,骑着领头羊挥着手中的长鞭"班师回朝"。
8、傻大姐在园中拾到一个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王善宝家的撺掇下抄检大观园。
9、这面子丢大了,郁闷一段时间之后,曹爽在手下的撺掇下,把郭太后打发到永宁宫,一方面以此再次立威,抹掉骆谷之役带来的负面影响。
10、孙浩居心险恶的撺掇起来,嘴角不自觉泛出得意阴笑,十分的快意。
撺掇的相关词语
【撺掇】的常见问题
-
撺掇的拼音是什么?撺掇怎么读?
答:撺掇的拼音是:cuān duō
点击 图标播放撺掇的发音。 -
撺掇是什么意思?
答:撺掇的意思是:①.怂恿,从旁劝唆人去做某事。元·石君宝也作「撺弄」。②.帮忙、配合。
-
撺掇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撺掇的近义词是:怂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