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 让
- 拼音
-
yī ràng
- 注音
-
ㄧ ㄖㄤˋ
- 繁体
- 揖讓
揖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揖让
宾主相见的礼仪。指礼乐文德。禅让。让位于贤。
引证解释
宾主相见的礼仪。
引《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 见 赵简子简子 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汉•刘向 《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晋•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指礼乐文德。参见“三揖三让”。
引《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
禅让。让位于贤。
引《韩非子·八说》:“古者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利易让,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
《南齐书·刘祥传》:“故揖让之礼行乎 尧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关于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由 尧 舜 揖让进到 禹 传子是历史发展一个必然阶段。”
国语辞典
揖让
作揖谦让。为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引《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以位让贤,逊让。
引唐·孔颖达〈书经正义序〉:「勋华揖让而典谟起汤武革命而誓诰兴。」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到得他揖让传禅时分且道:『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好。』舜王那曾敢做慢游傲虐的事?」
网络解释
揖让
揖让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揖,旧时拱手行礼。
揖让的字义分解
-
揖
揖 [ yī ] 1. 古代的拱手礼。 如 作(zuō)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客。揖别。
-
让
让 [ ràng ]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 如 让步。让位。谦让。 2. 请。 如 让茶。 3. 许,使。 如 不让他来。 4. 任凭。 如 让他闹去。 5. 被。 如 让雨淋了。 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 如 出让。转(zhuǎn )让。 7. 闪避。 如 让开。当仁不让。 8. 责备,谴责。 如 “二世使人让章邯”。 9. 古同“攘”,侵夺。
揖让造句
1、谦恭揖让,是文明之礼;孝敬父母,是文明之义;报效祖国,是文明之忠;诚实守诺,是文明之信;扶危济困,是文明之爱;百川汇海,是文明之容!
2、海纳百川,是中华之容;谦恭揖让,是中华之礼;慈孝仁善,是中华之德;诚实守信,是中华之基;扶危济困,是中华之爱;报国感恩,是中华之义!
3、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李煜
4、让宰夫和大夫去周旋揖让,不仅没有了君臣无别的顾忌,而且可以使国君和卿得到解脱,坐观其成,欢聚燕饮。
5、匹马单枪安外国,众军揖让留三星。
6、白无忌命部属退开条大道,再度揖让拜谢,道:不敢,区区浅水焉能困蛟龙,周兄见。
7、邢锋揖让微笑着回答,……坐下说吧,小澈。
8、也因为许多不堪回首和难以面对的事,使我领悟“不能改变世界,只好改变自己”,学习“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的无为与“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的洒脱。刘墉
9、第三次的新居在学校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诗书礼仪,揖让进退。
10、袁世凯称帝之际,曾将此歌词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
揖让的相关词语
【揖让】的常见问题
-
揖让的拼音是什么?揖让怎么读?
答:揖让的拼音是:yī ràng
点击图标播放揖让的发音。
-
揖让是什么意思?
答:揖让的意思是:①.作揖谦让。为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②.以位让贤,逊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