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 节
- 拼音
-
chí jié
- 注音
-
ㄔˊ ㄐㄧㄝˊ
- 繁体
- 持節
持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持节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例乃遣武以中郎将持节"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ae025287b>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引证解释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日令 冯唐•持节赦 魏尚復以为 云中 守。”
唐•韩愈 《送殷员外序》:“丞相其选宗室四品一人持节往赐君长,告之朕意。”
明•张煌言 《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予亦奉命持节护 张侯军。”官名。 魏 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 唐 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后有节度使持节之称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引《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詔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 林邑王。”
保持节操。
引明•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推是以往则其他日必能持节秉义,不为諛説骫行以负天下岂独以文章占之哉!”
国语辞典
持节
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
引唐·韩愈〈送殷员外序〉:「丞相其选宗室四品一人持节往赐君长,告之朕意。」
例如:「持节守志」。
固守节操。
网络解释
持节
持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í jié,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官名;保持节操。出自《后汉书.袁术传》。
持节的字义分解
-
持
持 [ chí ] 1. 拿着,握住。 如 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2. 遵守不变。 如 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3. 主张,掌管。 如 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4. 对待,处理。 如 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5. 扶助。 如 支持。撑持。
-
节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如 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如 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 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如 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如 节日。 6. 礼度。 如 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如 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 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 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 如 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如 符节。使节。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持节造句
1、实际上,这已经开了魏晋时期将军具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持节方式的端绪。
2、皇甫规持节为将,还督乡里,既无它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
3、吴宗宪与宋新妮由于一起搭档主持节目而传出绯闻。
4、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5、长长的街道远处传来了稀奇古怪的声响,刘墨定眼看去,三列青衣人持节开道,引来了一顶雪白色的大轿子,阴气森森,如奔丧一般。
6、中书令张华权略过人,运筹决胜,声誉益盛,名重一时,今为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
7、央视有几百位主特人,像倪萍、鞠萍、朱军、董卿、王小丫、海霞、撒贝宁、赵普、李佳明等一大批优秀主持人,他们每天还在央视勤勤恳恳地主持节目。
8、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9、“弄嘴花”,是电台主持人必要看家本领,主持节目兼卖锅子、棉袜、保健食品,舌粲莲花,并因此吸引了不少婆婆妈妈。
10、鄂托克前旗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继续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能耗指标有效降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持节的相关词语
【持节】的常见问题
-
持节的拼音是什么?持节怎么读?
答:持节的拼音是:chí jié
点击图标播放持节的发音。
-
持节是什么意思?
答:持节的意思是:①.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②.固守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