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路
- 拼音
- yán lù
- 注音
- ㄧㄢˊ ㄌㄨˋ
言路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路
向政府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英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发表意见的机会。
例广开言路。
英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
引证解释
旧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引汉•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操 欲迷夺时明杜絶言路。”
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首更詔书以开言路分别邪正,进退其甚者十餘人。”
明•王琼 《双溪杂记》:“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泽 阻塞言路。”指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批评的途径。
引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笔头也是尖的也要钻。言路的窄,现在也正如活路一样所以只好对于文艺杂志广告的夸大前去刺一下。”
邓小平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我们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指言官。
引宋•吕陶 《辞免左司谏表》:“向自郎曹擢居言路,徒更岁月,何补涓埃!”元•陈天祥 《论卢世荣奸邪状》:“卑职食禄居官任当言路,舍此不言,将復何用!”明•夏允彝 《幸存录》卷上:“后以天旱肆宥言路屡以为请,释戍 定海。”
国语辞典
言路
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引《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上》:「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网络解释
言路
言路,汉语词汇。
拼音:yán lù
释义:1、旧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2. 指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批评的途径。3. 指言官。
言路的字义分解
-
言
言 [ yán ] 1.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
路
路 [ lù ]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 如 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如 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3. 方面,地区。 如 外路货。各路人马。 4. 种类。 如 一路货色。 5. 大,正。 如 “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 车。 如 筚路。乘路。 7. 姓。
言路造句
1、通过战争手段比通过广开言路更能牢靠地维护政权。
2、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3、耳朵旁边都是谎言路的前面都是危险,渴望奇迹能够出现渴望誓言不要改变,看不到日出没有明天睡去之前没有时间,再也无法睁开双眼看到熟悉的脸。费尼克斯
4、思宗深恶门户之讥,“知两党各以私意相攻,不欲偏任,故政府大僚俱用攻东林者,而言路则东林居多。时又有复社之名,与东林继起,而其徒弥盛,文采足动一时,虽朝论苛及之,不能制也”(夏允彝。樊树志
5、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锡,操欲迷夺时权,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6、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7、但几番问答下来,卫静云所言茫茫然不着边际,给人如坠云雾之感,不知不觉间竟顺着卫静云的言路走了下去。
8、自宋太祖开国以来,为开言路,即准许谏官风闻奏事,且可不负言责,尤其对于执政的宰相,是一种制衡作用,免其专擅夺权。
9、当今皇帝銮锋二世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其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使得国力在原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震慑了西大陆虎视耽耽的诸国。
10、一渐大兴土木,二渐纵欲过度,三渐堵塞言路,都针对皇帝。
言路的相关词语
【言路】的常见问题
-
言路的拼音是什么?言路怎么读?
答:言路的拼音是:yán lù
点击 图标播放言路的发音。 -
言路是什么意思?
答:言路的意思是:向朝廷进言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