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 伏
- 拼音
- dăo fú
- 注音
- ㄉㄠˇ ㄈㄨˊ
- 词性
- 动词
- 反义词
- 挺立 兀立
倒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倒伏
倾斜或铺倒在地。尤用以指草或谷物。
例荞麦…往往在晚秋时倒伏。
英lodge; lodging of crops; stalk leaning of rice;
引证解释
农作物因植株纤弱支持不住叶子和穗的重量而倾斜歪倒。
引管桦 《清风店》一:“﹝他﹞蹲下身用两手挖着泥,把倒伏在泥里的玉黍,小心地扶起。”
国语辞典
倒伏
农作物的茎柔弱、或受强风暴雨的侵袭而偃倒在地上称为「倒伏」。
网络解释
倒伏
直立生长的作物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小麦、水稻严重倒伏时产量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稻、麦等谷类作物拔节后倒伏愈早损失愈大。
倒伏的字义分解
-
倒
倒 [ dǎo ]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如 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如 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倒 [ dào ]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如 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如 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 如 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 如 倒退。倒车。 5. 却。 如 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
伏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倒伏造句
1、抗倒伏性的加、显性效应都重要,但其加性效应占绝对优势。
2、抗倒伏:毛条具有较好的弹性,能承受一定方向的受力.
3、对留种苜蓿在蕾期和花期避免灌水可减轻倒伏程度,在英期灌一水即可.
4、抗倒伏与株高选择标准,容许变化范围较广.
5、对于绝收的倒伏绿色杆棵,灾民准备砸碎,喂鹿喂牛,倒出的土地种植晚秋作物,可挽回15%-20%经济损失。
6、它是明末清初时候,从漳州漳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漳缎面料底部是缎纹,花纹是绒,质地平挺厚实,绒不会倒伏。
7、中后期麦田管理要以防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为重点。
8、该鸟嘴细长往下弯曲,头顶有醒目的羽冠,平时褶叠倒伏不显,直竖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随同鸣叫时起时伏。
9、此次强降雨显著改善了冬麦区的土壤墒情,但强降雨和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倒伏、农田湿渍涝,部分地区河流和水库出现超警水位。
10、82岁稻农林丁添就说,“割站稻不用工夫,割倒伏的稻才要真工夫”,夸刘明政工夫了得。
倒伏的相关词语
【倒伏】的常见问题
-
倒伏的拼音是什么?倒伏怎么读?
答:倒伏的拼音是:dăo fú
点击 图标播放倒伏的发音。 -
倒伏是什么意思?
答:倒伏的意思是:农作物的茎柔弱、或受强风暴雨的侵袭而偃倒在地上,称为「倒伏」。
-
倒伏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倒伏的反义词是:挺立 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