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áo

拼音
bù zháo
注音
ㄅㄨˋ ㄓㄠˊ
繁体
不著

不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着bù zháo

  1. 不显扬。

引证解释

  1. 不显扬。

    《孟子·滕文公下》:“杨、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2. 不执着无挂碍。

    南朝•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上善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
    宋•梅尧臣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诗:“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峯云。”

  3. 不用无须。

    唐•王建 《三台》词:“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鸞扇遮。”

网络解释

不着

不着,指不显扬;不执着,无挂碍。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杨 、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不着的字义分解

  •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着 [ zhuó ] 1. 穿(衣)。 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 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 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 着落。 5. 派遣。 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 着即施行。 着 [ zháo ] 1. 接触,挨上。 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 感受,受到。 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3. 使,派,用。 别着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 着火。灯着了。 5. 入睡。 躺下就着。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打着了。没见着。 着 [ zhāo ]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 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 高着儿。没着儿了。 3. 放,搁进去。 着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 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着 [ zhe ]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 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 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 顺着。照着办。

不着造句

1、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乌纳穆诺

2、空中的雪仍旧如三月的粉蝶儿,舞个不停。在纷纷坠落的雪片中还夹着细如玉屑的小雪末。像这样有雪花飘舞的诗情画意,而无雪后寒气逼人的苦楚,除了在这冬暮春初之时,别的时节是寻不着的。

3、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

4、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刘会计手脚不干净,听说上边来查账,他作贼心虚,吃不下,睡不着

6、这篇论文表达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所见欠缺深度,结语当然不着边际。

7、面对亲人的爱,能够当之无愧说我已经回报过亲人的人简直是子虚乌有。其实回报父母之恩,用不着为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而是以一颗孝心和平常小事去回报。

8、刚才我还看见他在这指东画西地说什么,一会儿就找不着了。

9、而如果有盛气凌人的小朋友,其他孩子会给这位小朋友讲道理,让他放下不着边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大架子"。

10、如果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

不着的相关词语

【不着】的常见问题

  1. 不着的拼音是什么?不着怎么读?

    答:不着的拼音是:bù zháo
    点击 图标播放不着的发音。

  2. 不着是什么意思?

    答:不着的意思是:不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