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ó

拼音
huó zì
注音
ㄏㄨㄛˊ ㄗˋ

活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活字huó zì

  1. 通常用金属、木质或塑料制作的长方块上面有凸起的字母着墨后印出字来。

    type;

引证解释

  1. 印刷书籍时所用的一头铸着或刻着单个反着的文字或符号排版时可以自由组合的方柱形物体。 宋•人 毕昇 发明。 清 代以前均以胶泥、木、锡、铜、铅等材料制成现代通用的是由铅、锑、锡合金铸成。

    明•陆深 《金台纪闻》:“近日 毘陵 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
    曹洪奎 活字排版工艺》第一章第二节:“于是有人创造单个字粒来排成印版如有了错字,丢句,多字,更改起来就方便了。这种单个字粒称之为活字。”

  2. 指灵活运用的字。按“毕罗”相传是少数民族 毕氏、罗氏 所喜爱的一种有馅的面食品(其实不是)于是就用“毕罗”表示这种面点,故为字(词)的灵活运用。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毕罗》:“毕罗注云修食当作活字。”

  3. 指还在使用的字。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其实在古书中找活字,是欺人之谈。例如我们翻开《文选》何以定其字之死活?所谓‘活’者不外是自己一看就懂的字。”

国语辞典

活字huó zì

  1. 印刷上所使用的字模。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所发明刻铸单个文字或符号,排版时可以自由组合,反复使用。旧时多以胶泥、木头、铜、铅等材料铸成今则多以铅、锑、锡合金等代替。

网络解释

活字

活字,通常指用金属、木质或塑料制作的长方块,上面有凸起的字母着墨后印出字来,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中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泥活字活字的开端。后来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泥活字等。其中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约翰·古腾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活字的字义分解

  • 活 [ huó ] 1.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 活人。活体。活检。活物。 2. 救活,使人活。 活人无数。 3. 在活的状态下。 活埋。 4. 逼真地。 活脱。活像。 5.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 活塞(sāi )。活扣。活页本。耳软心活(没主见)。 6.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 活力。 7. 工作或生产品。 活儿。活计。

  • 字 [ zì ]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 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3. 书法的作品。 字画。字幅。 4. 字的音。 字正腔圆。 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 合同,契约。 字据。 7. 旧时称女子出嫁。 待字闺中。 8. 生子,乳,爱。 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活字造句

1、木活字本的大量问世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个原因是印刷技术的发展规律使然。

2、你根本就不需要买字典,你本身就是一本活字典了。参考答案。

3、所以,如果说木活字是活字之父的话,小像木雕板应该是活字之祖了。

4、复制用稿样:从活字版上压印所得的稿样,作随从的复制工序用。

5、日本幕末时期也有人尝试活字印刷,但到1869年姜别利被请到日本“传经”才走上正轨。

6、谷登堡发明铅活字版印刷术,在1450年前后开始使用铅合金浇铸活字排印书籍,加快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7、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木制和泥制活字,但最早的金属活字本发现于韩国。

8、所选别集的版本有抄本、刻本、写刻本、活字本等。

9、展览还将展示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制作技术和古籍装订形式,如传拓、雕版、活字,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10、近日,故宫出版社与三希堂藏书联合发布影印版《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让今人得以一睹“活字印刷”珍本的风貌。

活字的相关词语

【活字】的常见问题

  1. 活字的拼音是什么?活字怎么读?

    答:活字的拼音是:huó zì
    点击 图标播放活字的发音。

  2. 活字是什么意思?

    答:活字的意思是:印刷上所使用的字模。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所发明,刻铸单个文字或符号,排版时可以自由组合,反复使用。旧时多以胶泥、木头、铜、铅等材料铸成,今则多以铅、锑、锡合金等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