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ī zhèng

拼音
朗读bù zhì zhī zhèng
注音
朗读ㄅㄨˋ ㄓˋ ㄓ ㄓㄥˋ
词性
名词 成语
近义词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 膏肓之疾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不治之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治之症bù zhì zhī zhèng

  1. 治不好的病绝症〔补义:还可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纠正的坏毛病〕。

引证解释

  1. 治不好的病,绝症。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曾见一个囚在反省院里的青年的信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萧乾 《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我甚至可以说忧郁在我个人已是不治之症了。”

国语辞典

不治之症bù zhì zhī zhèng

  1. 医治不好的病症。

    《醒世恒言·卷一〇·刘小官雌雄兄弟》:「太医诊了脉说道:『这是双感伤寒……此乃不治之症。』」

  2. 比喻无法纠正的缺失。

    如:「这个人的赌瘾已是不治之症戒了又赌,赌了又戒,不知多少回了?」

不治之症的字义分解

  •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治河。治水。 3. 惩办。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治学。治史。 7. 安定。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府治。治所。 9. 姓。

  •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 症 [ zhèng ] 1. 病,病状。 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 症 [ zhēng ] 1. 〔~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 2. (癥)

不治之症造句

1、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2、狭义理解的安乐死则把其局限于不治之症而又极端痛苦的人,即对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不对他们采取人工干预的办法来延长痛苦的死亡过程,或为了制止剧烈疼痛的折磨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认为的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3、狭义的理解则把安乐死局限于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或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不再采取人工的方法延长其死亡的过程,为制止剧烈疼痛的折磨不得不采用可能加速死亡的药物或其他措施。

4、目前世界上,美国在器官捐赠和移植方面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使美国的器官移植医学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许多本来难以康复的病人得以恢复健康,使许多不治之症患者有了生的希望,并且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5、医疗活动是具有探索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尽管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许多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例如肺结核,都已经得以克服,但是医学并非无所不能,如果期望所有疾病都可以预防和治疗仍然是不现实的。

6、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7、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她处之泰然,和过去不同的是她学习更加勤奋了,工作更加努力了。

8、过去,结核病是被形容为“十痨九死”的不治之症

9、“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此剂,十投九效,不啻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也”。

10、他成了燕京医院的万家生佛,国内外许多患不治之症的人不辞千万里全莫名而来,只是为了得到他的救治。

不治之症的相关词语

【不治之症】的常见问题

  1. 不治之症的拼音是什么?不治之症怎么读?

    答:不治之症的拼音是:bù zhì zhī zhè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不治之症的发音。

  2. 不治之症是什么意思?

    答:不治之症的意思是:①.医治不好的病症。②.比喻无法纠正的缺失。

  3. 不治之症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不治之症的近义词是: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 膏肓之疾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