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适
- 拼音
- hú shì
- 注音
- ㄏㄨˊ ㄕˋ
胡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胡适
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留学美国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士。以实用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字义分解
-
胡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如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如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如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如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如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如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
适
适 [ shì ] 1. 切合,相合。 如 适当。适龄。适销。适度(dù)(程度适当)。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 舒服。 如 适意。舒适。 3. 刚巧。 如 适中。适值(恰好遇到)。适可而止。 4. 刚才,方才。 如 适才(刚才)。适间。 5. 往,归向。 如 无所适从。 6. 旧称女子出嫁。 如 适人。 适 [ kuò ] 1. 同“𨓈”。
胡适造句
1、作家和教育家胡适先生通过在很有影响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成功地倡导在教育和新闻媒体中使用白话文。
2、首先,从胡适等人的自述来看,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对清代朴学的好感,同时也不讳言承受了其遗泽。
3、顷见报载,傅孟真转述兄问候胡适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
4、《我与胡适》中玉老以红学为中心,坦坦荡荡,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写出真实无妄的历史,周玉老与胡适的交往,是非曲直,和山高水长之情。
5、就在胡适去世9个多月的12月6日下午,蒋梦麟赴台中出席“四健会”年会,因心情郁闷导致精神恍惚,不幸失足折骨,急送台北荣民总医院救治。
6、相对于胡适的胜少败多,胡夫人在方城战中可谓每战皆捷,这让平生不信鬼神的胡适,“小心求证”出“麻将里头有鬼”,亦不失为一趣闻。
7、曹聚仁在盛赞蒋梦麟“临难不苟免”的骨气时,还说“这男子汉的气度,并非胡适、鲁迅诸氏所能及的。
8、此章大约写于十九年冬,或二十年春,与其他数章于二十年十二月持以求正于胡适之先生。
9、此文既出,学林推服,胡适谓“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
10、相对胡适的胜少败多,胡夫人在方城战中,可谓每战皆赢,这让平生不信鬼神的胡适,“小心求证”出“麻将里头有鬼”,亦不失为一趣闻。
胡适的相关词语
【胡适】的常见问题
-
胡适的拼音是什么?胡适怎么读?
答:胡适的拼音是:hú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胡适的发音。 -
胡适是什么意思?
答:胡适的意思是: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留学美国,为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8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士。以实用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文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