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 愤
- 拼音
- fèn fèn
- 注音
- ㄈㄣˋ ㄈㄣˋ
- 繁体
- 憤憤
- 近义词
- 气愤 恼怒 生气 愠怒
愤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愤愤
很生气的样子:愤愤不平。也作忿忿。
引证解释
心求通而未得貌。
引《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 何晏 集解引 汉•郑玄 注:“孔子 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啟发为説之。”
指烦闷不舒貌。 金•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宋•孔熙先 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才志。
引文帝 时为散骑侍郎,不为时知,愤愤不得志。”
明•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五:“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 屈原、贾生 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气愤不平。
引《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自 王莽 篡 汉常愤愤,怀復社稷之虑。”
《宋书·殷景仁传》:“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刘基 《牡丹会诗序》:“有向隅而不获与羣则愤愤然见於色,形於辞。”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甲申沦陷以至今日愤愤于腥羶贱种者何地蔑有?”
朱自清 《侮辱》:“可是--也说不出什么只喃喃了两声,便愤愤然走了。”
国语辞典
愤愤
心中气愤不平的样子。
引〈文明小史·第二回〉:「传知各童生大众俱有愤愤之意。」
心求通而未得的样子。
引《论语·述而》「不愤不启」句下宋·邢昺·疏:「言人若不心愤愤则孔子不为开说。」
网络解释
愤愤
愤愤,指烦闷不舒貌;很生气的样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愤愤的字义分解
-
愤
愤 [ fèn ] 1.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 如 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愤愤造句
1、这件事处理不公正,很多人愤愤不平。
2、何苦为市井愤青的流言蜚语而愤愤不平?
3、洛落在门口火冒三尺,白嫩的小拳头捏得发红,愤愤道:“没想到朱老师这么混蛋!”。
4、索歌儿愤愤不平的嘟囔着,像是发泄一般的狠狠的抓起一块兔子肉咀嚼着。
5、雷鸣愤愤不平道,哼,才开始就退缩了。
6、元栎愤愤不平的吐口唾沫,拿起简历遮挡太阳,穿过滚烫的天桥。
7、各位将领闻言大吃一惊,愤愤不平,费正勤怒道:谁敢胡说八道,末将去把他舌头割下来。
8、她这么一说,站在旁边的郑钧和雀斑美眉都呆住了,原本他们还在想,吴月一出现就是劈头盖脸的满脸愤愤之态,心说这两人之间不会有什么吧。
9、霍普有点儿愤愤不平的说道,但是他又想起斯诺临行前说过的看见反抗军的事儿,这段时间悬着的一颗心也算放下了,至少知道了斯诺平安无事。
10、路川听了此话心中立时愤愤不平,这父女两人,女儿蛮横无比,父亲自负其能,于是冷冷反问:“杜平大师不想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愤愤的相关词语
【愤愤】的常见问题
-
愤愤的拼音是什么?愤愤怎么读?
答:愤愤的拼音是:fèn fèn
点击 图标播放愤愤的发音。 -
愤愤是什么意思?
答:愤愤的意思是:①.心中气愤不平的样子。②.心求通而未得的样子。
-
愤愤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愤愤的近义词是:气愤 恼怒 生气 愠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