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拼音
kè hán
注音
ㄎㄜˋ ㄏㄢˊ
词性
名词

可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可汗kè hán

  1. 中国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君长的称号。

    khan;

引证解释

  1. 亦作“可罕”。古代 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 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新唐书·突厥传上》:“至 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明•无名氏 《开诏救忠》第一折:“被那 杨大郎 假装瞒过俺北番,将南朝可罕救的去了。”

国语辞典

可汗kè hán

  1.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也作「克汗」。

    《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网络解释

可汗 (古代部分游牧民族首领尊号) 可汗(蒙古语: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语:hakan,乌尔都语:خان,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可汗的字义分解

  • 可 [ kě ] 1. 允许。 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 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 可劲儿干。 6. 大约。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 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可 [ kè ] 1.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汗 [ hàn ]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 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汗 [ hán ] 1. 〔可(kè)~〕见“可2”。

可汗造句

1、兽医为可汗打了一剂抗毒血清后,那个家庭整夜照料牠,后来牠就完全康复了。

2、这片海滩上其他的鸟类对可汗进食的举止颇不赞同,它们都习惯于将食物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肚子里,以免夜长梦多。

3、这些也被称为胡塞的叛乱分子说,直升飞机当时正飞往都可汗山的边界地区。

4、1842年,查尔斯.斯托达特上校和阿瑟.康纳利船长两位英国军官在这里被当众斩首,这两位军官没有从维多利亚女王那里给希瓦可汗带来礼物,由此在无意识中羞辱了他。

5、后又东败契丹于阜新,一时声威大震,膺服塞外,在他和他老子伊利可汗以铁骑经营和征战下突厥人日渐强盛,大有一统草原之势。

6、隋末唐初,突厥势力异常庞大,各路诸侯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等,甚至李渊都北面称臣,接受可汗的封号。

7、不过在射击比赛中,由奥运冠军易思玲领衔的广东射击队仅由小将陈可汗收获一枚男子25米手枪速射金牌,而这枚金牌原本并不在广东队的预料之中。

8、据悉,男子25米手枪速射班的张富升、劳嘉杰、陈可汗将团体金牌、个人金银牌收入囊中。

9、若要行此计,必须我们这三人中一人出城,去联系那些小可汗,不然所派去的人官卑职小不足以取信那些小可汗。

10、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可汗的相关词语

【可汗】的常见问题

  1. 可汗的拼音是什么?可汗怎么读?

    答:可汗的拼音是:kè hán
    点击 图标播放可汗的发音。

  2. 可汗是什么意思?

    答:可汗的意思是: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也作「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