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士
- 拼音
- wén shì
- 注音
- ㄨㄣˊ ㄕˋ
- 近义词
- 文人 书生
文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士
读书人;文人。
英man of letters;
引证解释
知书能文之士。
引《战国策·秦策一》:“文士并饰诸侯乱惑。”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陇 右多文士 光武 加意於书辞。”
唐•韩愈 《与袁相公书》:“窃见朝议郎、前太子舍人 樊宗师 ……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豢养文士仿佛是赞助文艺似的而其实也是敌。”
国语辞典
文士
有知识文才的人。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兴设学校延礼文士。」近文人
网络解释
文士 (圣经人物)
文士是与法利赛人相关的犹太教派。文士是研究摩西律法(妥拉)的专家。最初这行业由祭司专任。
文士 (词语解释)
文士多义名称。其一是指与法利赛人相关的犹太教派。文士在圣经时代是男人通常是祭司,他们的职业就是抄写圣经向人们传受神的律法,他们常常专心于琐碎的细节和忽视律法的精神因而受到人们的忽视。另外还是大型3D网络游戏《创世西游》中八大流派之一。
文士的字义分解
-
文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
士
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文士造句
1、您是金枝玉叶,我却不过一介文士,所以你还是走吧!
2、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他。
3、年轻的文士,一个一个都很能谈,谈得亮亮的——冰箱!这些人真如冰箱,拉开门,里面通明,关了,里面就黑暗.冷着.木心
4、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又有众祭司长和长老并文士,都来和大祭司一同聚集。
5、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阶段成为文士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
6、随后不久城中文士发现,原来留守长社的这位年轻将军,就是前些日子被称为明月公子的洛阳才子姜伯孝。
7、沈琢玉顺眼瞧去,只见文士共有五人,均是青衣青帽,白须白发,他们身后拉着一条横幅,其上写着“心中存公义,笔下判武林”。
8、如薛涛一般的风尘女子聪慧过人,修养也很好,是文士雅聚的理想坐客和监令。
9、说罢,那文士右手一划,幻起重重圆圈,左手却自重重圈影中电射而出,疾袭过来。
10、隔得尚远,孙策便看到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文士,穿着官服,大步走来,行走之间,颇有一股儒雅风流的气度,孙策看了也不禁在心中暗赞。
文士的相关词语
【文士】的常见问题
-
文士的拼音是什么?文士怎么读?
答:文士的拼音是:wén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文士的发音。 -
文士是什么意思?
答:文士的意思是:有知识文才的人。
-
文士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文士的近义词是:文人 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