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cháo

拼音
chì cháo
注音
ㄔˋ ㄔㄠˊ

赤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潮chì cháo

  1. 又称“红潮”。海洋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而造成水色异常的现象。其颜色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颜色决定的有红、蓝、绿、青等色,而赤潮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能引起鱼、虾、蟹、贝类等中毒、病变或死亡。严重时还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通航或海港建设。江河、湖泊中出现的类似现象称为“水花”或“水华”。

引证解释

  1. 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十月革命爆发 莫斯科 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正是赤潮高涨的时候。”
    瞿秋白 《“什么!”》:“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罗斯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

  2. 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带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渔民俗称臭水。六十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致使出现赤潮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严重危害渔业生产。

网络解释

赤潮 (生态现象)

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 HAB),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的字义分解

  • 赤 [ chì ]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赤血。赤字。 2. 真诚,忠诚。 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3. 空无所有。 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4. 裸露。 赤脚(光脚)。

  • 潮 [ cháo ] 1.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 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2.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 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3. 湿。 潮气。返潮。潮湿。 4. 方言,技术不高。 手艺潮。

赤潮造句

1、以2004年海州湾发生的一次多纹膝沟藻赤潮为研究对象。

2、赤潮生物为聚生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无毒性。

3、8月5日下午4时,赤潮面积为180平方公里,到了8月6日,面积扩大到了190平方公里,厚度为5米,水体呈黑褐色,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无毒z aojv.com。

4、9月29日发生在韭山列岛以东海域的中肋骨条藻赤潮,持续到10月3日才结束;三是有毒有害赤潮明显减少,硅藻赤潮增多。

5、据专家测定,引发这几片海域赤潮的藻类为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都为无毒藻类,与往年发生赤潮时间基本接近。

6、原本清清一条河,现在鱼虾全死绝。待到河水东入海,养出一片赤潮来。赤潮产物有毒害,惹得鱼虾没人买。跪请人们记心怀,污水莫往河里排!

7、去年福州市记录了3起赤潮,主要赤潮物种为裸甲藻和骨条藻,发现的次数和危害程度与2003年相比明显减少。

8、据深圳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周凯博士介绍,环沟藻赤潮和夜光藻赤潮、骨条藻赤潮一样,均是深圳近岸海域较为常见的赤潮类型。

9、同时,赤潮生物优势种也已变为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所幸两者均属无毒。

10、????环保专家分析,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种为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红色中缢虫、多纹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共6种。

赤潮的相关词语

【赤潮】的常见问题

  1. 赤潮的拼音是什么?赤潮怎么读?

    答:赤潮的拼音是:chì cháo
    点击 图标播放赤潮的发音。

  2. 赤潮是什么意思?

    答:赤潮的意思是:又称“红潮”。海洋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而造成水色异常的现象。其颜色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颜色决定的,有红、蓝、绿、青等色,而赤潮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能引起鱼、虾、蟹、贝类等中毒、病变或死亡。严重时还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通航或海港建设。江河、湖泊中出现的类似现象,称为“水花”或“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