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yáng

拼音
朗读sān yáng
注音
朗读ㄙㄢ ㄧㄤˊ
繁体
三陽

三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阳sān yáng

  1. 《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 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 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 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 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 唐代宫殿名。

引证解释

  1. 《易》八卦中的《乾》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乾》卦。

  2. 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唐•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3. 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参见“三阳开泰”。

    《艺文类聚》卷八引 南朝•宋 孔皋 《会稽记》:“餘姚县 南百里有 太平山 ……三阳之辰,华卉代发。”
    宋•王安石 《谢林肇长官启》:“三阳肇岁万物同春。”
    《西游记》第四四回:“三阳转运万物生辉。”

  4. 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5. 晋•张载 字 孟阳张协 字 景阳,张亢 字 季阳,合称“三 阳”。

    唐•张说 《洛州张司马集序》:“魏 则十 龙 儒雅 晋•则三 阳 藻缀。”
    宋•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族本三 阳 重,诗从小 谢 清。”

  6. 唐 代宫殿名。

    《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 久视 元年﹞復於 神都作 三阳宫。”
    唐中宗 《石淙》诗:“三阳 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国语辞典

三阳sān yáng

  1. 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称。

  2. 正月,万象更新之时。参见「三阳开泰」条。

  3. 中医指太阳、少阳、阳明的合称。包括了手三阳与足三阳共有六条经脉。可辨证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否。

网络解释

三阳 (公司名称)

龙华来源于上古,一会是李老君开道称为青阳大会二会是佛祖如来创门称为红阳大会三会是弥勒古佛治世称为白阳大会,这三会才是龙华三会,三阳开泰也是这个来历龙也是中国的龙腾之说的来源。

三阳的字义分解

  •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阳 [ yáng ] 1. 明亮。 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3. 指“太阳”。 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 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 温暖。 阳春。 6. 外露的,明显的。 阳沟。阳奉阴违。 7. 凸出的。 阳文图章。 8. 关于活人的。 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9. 带正电的。 阳极。阳电。阳离子。 10. 男性生殖器。 阳痿。 11. 古同“佯”,假装。 12. 姓。

三阳造句

1、一只瑞兔到家园,两颊红润喜拜年;三阳开泰金光闪,四邻和谐笑开颜;五谷丰登农家乐,六弦琵琶谱新篇;七言诗句送吉祥,八喜临门祝康安!祝兔年大吉!

2、确定大三阳的化验项目?

3、乙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表示为大三阳

4、公司新员工的招聘不接收乙肝大三阳患者。

5、一山世界;二花叠开;三阳开泰;四海鼎沸;五蕴皆空;六道轮回;七窍玲珑;八万四千;九天仙境。

6、一帆风顺,二红有喜,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齐心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可乐,千事顺心,万事如意。

7、湘鄂情三阳路店负责宴会的何经理说,黄金周七天的宴会厅、散席厅和包房全部满席,“一天80多桌里婚宴有60多桌,婚宴每桌均价1700元左右”。

8、王辰甚至看见了磨盘大小的灵芝,粗如手臂的何首乌,还有传说中的仙种凤尾草以及可遇不可求的七合龙爪花、三阳火麟果等等,全都是些旷世难逢的天材地宝。

9、没有达到三阳交泰之境以前,也不过就是个半武者,装什么大尾巴狼。

10、这分明就是三阳交泰、武功大成之表现。

三阳的相关词语

【三阳】的常见问题

  1. 三阳的拼音是什么?三阳怎么读?

    答:三阳的拼音是:sān yá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三阳的发音。

  2. 三阳是什么意思?

    答:三阳的意思是:①.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称。②.正月,万象更新之时。参见「三阳开泰」条。③.中医指太阳、少阳、阳明的合称。包括了手三阳与足三阳,共有六条经脉。可辨证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