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务
- 拼音
- yáng wù
- 注音
- ㄧㄤˊ ㄨˋ
- 繁体
- 洋務
洋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洋务
中国清末指关于外国的和关于模仿外国的事务。
英foreign affairs;
中国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引证解释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引清•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製造诸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誚 孔子 不知洋务。”
《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〇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国语辞典
洋务
旧称交涉及倣效西方的事务。
引《文明小史·第二回》:「原来柳知府一心只想笼络外国人好叫上司知道说他讲求洋务。」
网络解释
洋务
1.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清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诮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2.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洋务的字义分解
-
洋
洋 [ yáng ] 1. 比海更大的水域。 如 海洋。 2. 广大,众多,丰盛。 如 洋溢。洋洋。 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 洋人。洋货。洋为中用。 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 如 土洋结合。 5. 银元。 如 大洋。洋钱。
-
务
务 [ wù ] 1. 事情。 如 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2. 从事,致力。 如 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3. 追求。 如 好(hào )高务远。 4. 必须,一定。 如 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 如 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6. 姓。
洋务造句
1、本论文通过对洋务学堂的历史考察,探讨“中体西用”办学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2、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力倡导“中体西用”说。
3、它位于厦门东南海端海岬突出部,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
4、就目前文献资料而言,对刘坤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和东南互保。
5、而本文所将要讲述的清流派却是完全区别于“洋务派”。
6、在这一段时间前后,海藏正在南京,于张之洞幕下的洋务局及商务局任职,日记中对*弯沦陷这一段历史,有相当生动的描述。
7、或派赴外洋,分途历练;或酌量委派洋务职事。
8、唐浩明说,过去凡是曾国藩做的事情,都一概否定,连倡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也是“洋奴哲学”。
9、究其根源,明治维新是举国一致下的水到渠成,而洋务运动却只是李鸿章等一干洋务官员在重重掣肘下的裱糊粉饰。
10、在兴办洋务过程中形成的洋务集团,更是具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
洋务的相关词语
【洋务】的常见问题
-
洋务的拼音是什么?洋务怎么读?
答:洋务的拼音是:yáng wù
点击 图标播放洋务的发音。 -
洋务是什么意思?
答:洋务的意思是:旧称交涉及倣效西方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