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 暑
- 拼音
- bì shǔ
- 注音
- ㄅㄧˋ ㄕㄨˇ
- 词性
- 动词
- 反义词
- 避寒
避暑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避暑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英pass the summer holidays; 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
避免中暑。
英prevent sunstroke;
引证解释
辟除暑热;免受暑热。
引《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猪》:“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处不厌秽,泥秽得避暑。”
清•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荷花》:“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
引《汉书·元后传》:“初 成都侯 商 尝病,欲避暑,从上借 明光宫。”
唐•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避暑 云安县秋风早下来。”
茅盾 《昙》:“你是小胖子所以怕热,仍旧要到 普陀 去避暑的罢?”避免中暑。
引周瘦鹃 《拈花集·蔷薇开殿春风》:“中国 国药店有野蔷薇露,饮之清火避暑。”
国语辞典
避暑
夏季迁居到清凉的地方以避开暑气。
引《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
《西游记·第一回》:「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网络解释
避暑 (汉语词语)
避暑,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bì shǔ,指的是避免中暑。如:《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避暑的字义分解
-
避
避 [ bì ] 1. 躲,设法躲开。 如 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 防止。 如 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
暑
暑 [ shǔ ] 1. 热。 如 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2. 中医学“六淫”之一。
避暑造句
1、这个地方是大家交口称赞的避暑胜地,热天来这儿的人很多。
2、酷暑盼天凉,心慌慌,梦长长。年年相似,避暑却无方。阳光暴晒眼茫茫,看不清,汗千行。夜来蚊子又疯狂,拍巴掌,俱受伤。红包满身清晨仍赖床,待到日上三竿时,天昏黄,手脚忙。夏来天气炎热,但愿我的问候带给你丝丝清凉,让心情快乐清爽!
3、父爱如高山,连绵伟岸;父爱如清泉,滋润心田;父爱如春风,吹开笑脸;父爱如阳光,永远温暖;父爱如大厦,避暑挡寒。父亲节,祝父亲福寿康安!
4、[避暑妙方]“草船借箭”:下班赶往大商场,免费空调让你享,美女售货员让你瞧,凉风习习让你爽,说不定会有艳遇。切记:不要按兵不动,游击!
5、经过我一番查经引典,并访遍中外心理学家、自然学家、物理学家等等,结合我做的实验,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避暑方法,那就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6、日者组成‘暑’,晒得人叫苦;出门带伞具,防晒又避暑;扎进工作中,奋斗也防暑;心静气神闲,暑热散尽舒;处暑虽难熬,短信来祝福;愿你心平静,轻松过处暑。
7、夏之风,吹走逼人的暑气;夏之雨,带来无边的清凉;夏之雷,奏鸣狂放的交响;夏之电,闪耀智慧的光芒。大暑日,凭此四大件,入驻避暑山庄!
8、是时,上避暑在甘泉宫,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
9、除冷饮外,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也都是古人推崇的清热防暑食物。
10、奇峰千姿百态,争奇斗异;桃林杏林苹果林,林园世界,既可观赏,又可采摘;风景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可春游踏青,夏令避暑,秋季采摘,冬观雪景。
避暑的相关词语
【避暑】的常见问题
-
避暑的拼音是什么?避暑怎么读?
答:避暑的拼音是:bì shǔ
点击 图标播放避暑的发音。 -
避暑是什么意思?
答:避暑的意思是:夏季迁居到清凉的地方,以避开暑气。
-
避暑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避暑的反义词是:避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