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 第
- 拼音
- jí dì
- 注音
- ㄐㄧˊ ㄉㄧˋ
- 词性
- 动词
- 近义词
- 中式 登科 登第 考中 录取
- 反义词
- 落榜 落第 不第
及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及第
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例状元及第。
英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清 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引唐•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宋•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 隋 唐•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 乾隆 壬辰第二人及第。”
国语辞典
及第
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
引《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近登第 登科 中式
反不第 落榜 落第
网络解释
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及第的字义分解
-
及
及 [ jí ] 1. 从后头跟上。 如 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 如 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 如 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 如 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
第
第 [ dì ] 1. 次序。 如 第一。次第。等第。 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如 科第。及第。落第。 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 如 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4. 但。 如 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5. 姓。
及第造句
1、“在大萧条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高盛公司为生存而挣扎,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到二战结束这16年中,只有一半时间是有盈利的,”埃利斯先生写道。
2、第一及第二衬料:造精装书时,在书脊上所加的两层衬料。第一层通常是纱布,第二层是牛皮纸。
3、上述所有第一阶段的提名调查及第二阶段的评分调查皆属电话问卷调查,由严格督导下的访员进行访问。
4、结果表明,Pa1010的辐射交联的机理与聚集态结构及第二组分密切相关。
5、其中《李氏族谱序》正文为500字,落款为“赐进士及第直阁学士文天祥拜撰大宋景炎元年丁丑阳月吉旦”;《西平王谱诗》为七言律诗。
6、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以连中乡试、会试、殿试榜首的解元、会元、状元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为“酒家榜首,食肆班头”。
7、在同年朝廷殿试中,荣获一甲二名,以大刀绝技“魁星踢斗”惊服天下,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榜眼及第”,授封为“一等御前带刀侍卫郎”,任职终身。
8、直系以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主力第三师及第二、第三混成旅部署在易县、涞水、涿州、固安以南一线,抗击皖系的进攻。
9、在“三元及第”四个大字的牌匾下,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状元陈继昌的铜像更是成了许多父母告诫孩子好好学习的“教育基地”。
10、在科举时代,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得第一名者,称“三元及第”。
及第的相关词语
【及第】的常见问题
-
及第的拼音是什么?及第怎么读?
答:及第的拼音是:jí dì
点击 图标播放及第的发音。 -
及第是什么意思?
答:及第的意思是: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
-
及第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及第的近义词是:中式 登科 登第 考中 录取
-
及第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及第的反义词是:落榜 落第 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