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娘
- 拼音
- hóng niáng
- 注音
- ㄏㄨㄥˊ ㄋㄧㄤˊ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紅娘
红娘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红娘
原为文学人物名《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民间把红娘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热心人的代称。现也常比喻为各方牵线搭桥、促成事情的人或组织。
英soubrette;
引证解释
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人物。 唐•元稹 《会真记》谓 崔莺莺 有婢曰 红娘张生 私为之礼,使通意于 莺莺,于是促成了 莺莺 和 张生 的结合。 元•王实甫 《西厢记》进一步突出了 红娘 在 崔 张 婚姻上的作用。后因以 红娘 为帮助别人完成美好姻缘的人的代称。亦泛指为各方牵合、促成好事的人。
引清•李渔 《合影楼》第一回:“緑波惯会做 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粤剧《搜书院》第四幕:“我似 张生 情义重中间谁个是 红娘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又没得 红娘 式的人物帮助他们联络联络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曲名。
引唐•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红娘》留醉打觥使及醒差。”
自注:“舞引《红娘抛打》,曲名。”
唐•元稹 《狂醉》诗:“峴亭 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即红娘子。参见“红娘子”。
引宋•韩琦 《凉榭池上二阙》诗:“行困老樗阴下坐儿童争喜捨红娘。”
国语辞典
红娘
唐元稹所著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人物。为崔莺莺婢女从中撮合张生与莺莺的一段姻缘。后用为婢女的称呼或称撮合男女的媒人。
引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一回》:「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
网络解释
红娘 (《西厢记》中人物)
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到了南宋被民间艺人改编为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进一步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历史上流传的崔、张故事特别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的再创造。红娘这个人物在崔、张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在元稹的《莺莺传》中虽有其名,但并不十分重要是一个平凡的女婢,从唐到宋的流传过程中她的地位也一直如此自《董西厢》起,才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红娘 (汉语词汇)
为男女双方搭桥牵线、介绍恋爱对象的介绍者。古时有专门以介绍婚姻为职业的女性即「三姑六婆」中的媒婆。
红娘的字义分解
-
红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 如 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 如 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 如 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 如 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 如 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 如 红学。 红 [ gōng ]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
娘
娘 [ niáng ] 1. 母亲。 如 娘亲。娘家。爹娘。 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 如 娘子。姑娘。娇娘。新娘。 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如 大娘。婶娘。
红娘造句
1、, 这条短信由月老亲自指导,红娘前期策划,丘比特后期剪辑而成,在七夕到来之际,凡收到此短信者,邂逅爱情;保存者,收获爱情;转发者,得到真情。
2、, 情人节到,月老关照,红娘信息装红包;收到者甜蜜不少,幸福环绕,红鸾桃花当头照;工资猛涨,奖金提高,越早收到越有效。情人节快乐!
3、, 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通过弹琴向莺莺表达了爱慕之情,两人暗中传递书简,终于私自结合。
4、, 唐贞元年间,在书生张珙与崔相国女儿莺莺之间相爱成亲的故事中,红娘扮演了一位聪明可爱的“媒人”角色.
5、, 苏红娘倒是微微一怔,自是想不到这个小滑头还会发横?“娘的,老子宰了你!”。
6、, 演《西廂》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便巧。
7、, 后被卖入苏州梨园,出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一炮而红,很快成为色艺双绝、名动江左的秦淮歌妓。
8、, 上海婚恋网在穗选红娘25万年薪聘媒婆。
9、, 弓长张,又又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
10、, 妇联会在今天的庆祝活动上,特别安排“坐宫”及“红娘”两段京剧及一段具有中国风的双人舞蹈,让现场气氛充满浓厚的中国味。
红娘的相关词语
【红娘】的常见问题
-
红娘的拼音是什么?红娘怎么读?
答:红娘的拼音是:hóng niáng
点击 图标播放红娘的发音。 -
红娘是什么意思?
答:红娘的意思是:唐元稹所著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人物。为崔莺莺婢女,从中撮合张生与莺莺的一段姻缘。后用为婢女的称呼,或称撮合男女的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