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思 而 行
三思而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思而行
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言行事慎重。
英think thrice before you act;
引证解释
反复思考然后行动。语出《论语·公冶长》。参见“三思”。
引宋•辛弃疾 《哨遍》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元•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许杰 《邻居》三:“﹝ 小文嫂 ﹞心里又有些懊悔自己做事太卤莽不能三思而行。”
国语辞典
三思而行
反复再三考虑然后再做。语本后比喻谨慎行事。
引《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水浒传·第六七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三国演义·第一〇回》:「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雠?杀之不详。望三思而行。」
反冒昧从事 草率从事
三思而行的字义分解
-
三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
思
思 [ sī ] 1. 想,考虑,动脑筋。 如 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 如 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 如 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思 [ sāi ] 1.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
而
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
行
行 [ háng ] 1. 行列。 如 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 如 我行二,你行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如 泪下两行。 5. 某些营业所。 如 银行。花行。商行。 6. 行业。 如 同行。各行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如 行棉袄。行几针。 行 [ xíng ] 1. 走。 如 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 如 行装。行箧。行李。 3. 流通,传递。 如 行销。风行一时。 4. 从事。 如 进行。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如 行商。行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如 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 实际地做。 如 行礼。行医。行文。 8. 可以。 如 不学习不行。 9. 能干。 如 你真行。 10. 将要。 如 行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如 五行(“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 如 长歌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 如 行书。 14. 姓。
三思而行造句
1、凡事须三思而行,在困难中找出路。
2、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莎士比亚
3、遇事三思而行,就会少犯或不犯错误。
4、凡事要三思而行,不能莽撞行事。
5、多情则有心,寡欲则人静,多情寡欲则心静。真心才能换来真感情,心平才能换得人安静。愿君:漫漫的夏季放松心情,长长的人生三思而行,弯弯的道路找到捷径,曲曲的长河保持心静。
6、一身正气立天地;两袖清风朝天见;三思而行勿失足;四海乘风灭杂念;五斗折腰非英雄;六尘不染人自廉;七情六欲勿放纵;八荣八耻记心间。
7、王爷、我什么时候违抗过你的命令,此事过于重大,还望王爷体恤下属,三思而行。
8、主公切不可莽撞冲动,望三思而行,此等举止,却不是成大事者所为之!
9、天龙的身份向来无往不利,当初连皇甫世家都要三思而行,然而那是正常情况下,如今天龙的威慑已经起不到半点作用。
10、兄所做之事,还应三思而行,望慎重考虑!
三思而行的相关词语
【三思而行】的常见问题
-
三思而行的拼音是什么?三思而行怎么读?
答:三思而行的拼音是:sān sī ér xíng
点击 图标播放三思而行的发音。 -
三思而行是什么意思?
答:三思而行的意思是:反复再三考虑,然后再做。语本后比喻谨慎行事。
-
三思而行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三思而行的近义词是:郑重其事 从长计议 深思熟虑
-
三思而行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三思而行的反义词是:草率从事 涸泽而渔 意气用事 不假思索 轻举妄动 视同儿戏 冒昧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