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芷
- 拼音
- bái zhǐ
- 注音
- ㄅㄞˊ ㄓˇ
- 词性
- 名词
白芷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芷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粗大圆锥形。叶卵圆形至三角形。花白色。果实椭圆形。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各地都有栽培。根可入药四川、浙江、河北、河南产的分别称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有排脓止痛作用。
引证解释
香草名。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
引《楚辞·招魂》:“菉苹齐叶兮白芷生。”
唐•陆龟蒙 《药名》诗:“白芷寒犹採,青箱醉尚用。”
唐•陆龟蒙 《采药赋》序:“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
宋•张孝祥 《菩萨蛮》词:“蘼芜白芷愁烟渚曲琼细卷 江 南雨。”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白芷》﹝释名﹞引 徐锴 曰:“初生根榦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
国语辞典
白芷
植物名。繖形科白芷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呈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繖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粗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
网络解释
白芷 (植物)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白芷的字义分解
-
白
白 [ bái ]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如 白色。白米。 2. 明亮。 如 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 如 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 如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如 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如 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如 白吃白喝。 8. 陈述。 如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 如 白话文。 10. 告语。 如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 如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如 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 如 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白族。白剧。 15. 姓。
-
芷
芷 [ zhǐ ] 1. 〔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简称“芷”;亦称“辟芷”。
白芷造句
1、白芷根中蔗糖最高,其次是果聚糖,果糖又次之,葡萄糖含量最低。
2、目的对中药白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3、一种治疗头痛的外用中药散剂,该散剂含有:玄明粉为2重量份,川芎为1重量份,白芷为1重量份,荆芥穗为1重量份,藁苯为1重量份。
4、外面的世界非常的多姿多彩,莲心在这看到了开着暗紫色小花的杜蘅,还有遍地的白芷。
5、鬼爪天尊慢慢地俯下身,伸出干瘪粗糙的食指将白芷兰娇嫩的下巴一抬,饿狼般地欣赏着她那张秀气明丽的小脸蛋,涎眉邓眼道:“哟,小姑娘生的倒标志!”。
6、花椒、八角、砂仁、肉蔻、白芷、香叶、丁香、桂皮、小茴香、干辣椒2个放入调料盒,姜拍散。
7、用黑丑八两,皂角三两,天花粉、零陵香、基松、白芷各二两,磨成细末,洗脸或洗澡时擦于皮肤上,皮肤会变得润滑白净,增添无穷魅力。
8、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苏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灵仙各15克,红花、鸡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秦艽、全当归各9克。
9、青木香、白芷、香附子各六克,白茯苓、甘松各三克。
10、白藓皮20克,白芷、防风、地肤子、蛇床子各15克,朴硝12克。
白芷的相关词语
【白芷】的常见问题
-
白芷的拼音是什么?白芷怎么读?
答:白芷的拼音是:bái zhǐ
点击 图标播放白芷的发音。 -
白芷是什么意思?
答:白芷的意思是:植物名。繖形科白芷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呈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繖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粗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