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shèn

拼音
míng dé shèn fá
注音
ㄇㄧㄥˊ ㄉㄜˊ ㄕㄣˋ ㄈㄚˊ
词性
成语

明德慎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德慎罚míng dé shèn fá

  1. 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明德慎罚的字义分解

  • 明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 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 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 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 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 明代。 11. 姓。

  • 德 [ dé ]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 心意,信念。 一心一德。 3. 恩惠。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 姓。

  • 慎 [ shèn ] 1. 小心,当心。 谨慎。不慎。慎重(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2. 姓。

  • 罚 [ fá ] 1.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 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明德慎罚造句

1、西北政法大学付玉明副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法律中的明德慎罚、德主刑辅思想,均可作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文化渊源。

2、它肇始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中经春秋战国儒家传扬的“为政以德”,形成于董仲舒的“德主刑辅”。

3、某以为治理国家须明德慎罚、惟刑之恤。

4、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尽管如此,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仍然强调德为行政之本。

5、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6、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

7、在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性本善、明德慎罚的思维方式影响下,中国古代从周朝到清朝,实行了死刑缓期执行的制度。

8、“刑法者,国之重器也”,先贤们从历代兴衰中总结出了“明德慎罚”的法谚,在此种情势下,也有拿出来再学习的必要了。

9、因此,西周前期的统治者还颇注意敬天保民,克勤克俭,明德慎罚

10、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宽惠柔民,定四民之局”和慎用其六柄的治国思想,就是在周朝明德慎罚以九职任万民的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明德慎罚的相关词语

【明德慎罚】的常见问题

  1. 明德慎罚的拼音是什么?明德慎罚怎么读?

    答:明德慎罚的拼音是:míng dé shèn fá
    点击 图标播放明德慎罚的发音。

  2. 明德慎罚是什么意思?

    答:明德慎罚的意思是: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