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 人
- 拼音
- jǔ rén
- 注音
- ㄐㄩˇ ㄖㄣˊ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舉人
举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人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英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引证解释
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
引《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
《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隋、唐、宋 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
引唐•白居易 《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明•清 两代称乡试录取者。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那 王举人 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姓》:“在 石门湾 里姓 丰 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国语辞典
举人
把人抱举起来。
引《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
举用人才。
引《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网络解释
举人 (科举考试中试者)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举人的字义分解
-
举
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
人
人 [ rén ]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2.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举人造句
1、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简耐特?拿破利塔诺,称前联邦圣地亚哥检举人艾伦?贝司为第一个“边境沙皇”。
2、他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3、事实上也是我们加速了他暴露的过程与程度,帝都的玫瑰公主也是因此才能一举人赃俱获的。
4、乾隆五十八年中举人后,孔志尚自知中进士的可能微乎其微,便花钱上下打点,经过多方运作,终于谋到了邓州知县的实职。
5、三子李景岱乾隆五十九年考中举人,嘉庆六年考中进士,历任河北平乡、邢台、清苑、获鹿县知县。
6、尚举人是“斯文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得过日子”。
7、是指满廿岁*弯公民除了受禁治产宣告尚未撤销者之外,皆可参加*弯选举成为选举人。
8、进入翰林院,才有入阁拜相的可能;其他进士可以担任地方官、六部官员或监察官;举人出身就只能从教谕等低品级的小官做起。
9、所以往往有许多家离北京较远的落弟举人,在北京一住三年,等待下一届考试,再未中,又是下一亇三年。
10、为了发展廉州府的文化事业,王鉴捐俸银修复府县学宫和被毁的书院,并从江浙地区选聘两位资深望重学术超群的举人,来廉州府任山长和教授。
举人的相关词语
【举人】的常见问题
-
举人的拼音是什么?举人怎么读?
答:举人的拼音是:jǔ rén
点击 图标播放举人的发音。 -
举人是什么意思?
答:举人的意思是:①.把人抱举起来。②.举用人才。③.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