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工人”的词语
共 67 条词语
-
管理园圃培植花木的人。[查看详情]
-
①.旧称“工资率”。工资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按工人单位工作时间(小时、日、月)规定的工资额。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各类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师、工程师等)按等级规定的月工资额。[查看详情]
-
犹立马追镫。[查看详情]
-
焙茶的工人。[查看详情]
-
不畏惧艰难险阻。[查看详情]
-
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工人。[查看详情]
-
①.木匠。②.从事建筑的人。[查看详情]
-
①.《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②.烧制陶器的匠人。③.即陶俑。[查看详情]
-
悠闲自得,无拘无束。[查看详情]
-
产业工人因安全卫生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业病。如铅中毒等。[查看详情]
-
机关学校里担任杂事的人员。[查看详情]
-
①.期待于雇员或分配给雇员的多少工作或工作时间。②.一个部门或其他集团的工人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全部工作。③.实际工作任务或可达工作任务。[查看详情]
-
劳资双方由于薪资、权利或工作条件等问题,发生冲突无法协调时,工人们所发动罢工等的大规模抗议或抵制行为。[查看详情]
-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查看详情]
-
具工艺专长的人。[查看详情]
-
比喻健壮的体魄。[查看详情]
-
把设备或设施配搭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查看详情]
-
①.造车的工人。②.贱官。③.众人。[查看详情]
-
工人队伍中被资本家收买,出卖工人阶级利益、破坏工人运动的人。[查看详情]
-
喜好和憎恶的态度十分明确。[查看详情]
-
工人与职员的并称。[查看详情]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1919年创立第三国际,推动了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以代替苏联内战时期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的阶段。[查看详情]
-
犹工人。[查看详情]
-
①.有才艺的人。②.以表演技艺为职业的人。[查看详情]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查看详情]
-
木匠、工匠。[查看详情]
-
1949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1966年12月停刊。1978年10月复刊。[查看详情]
-
努力想办法创新向前,立志有所作为。[查看详情]
-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查看详情]
-
同业工人为维护共同的权益,所联合组织的团体。[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