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握”的词语
共 94 条词语
-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典出也作「吐哺捉发」、「吐哺握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握发吐餐」。[查看详情]
-
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查看详情]
-
手握炭火,足探沸水。比喻极为勇敢强悍。[查看详情]
-
见“握沐吐飱”。[查看详情]
-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椠”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查看详情]
-
手指与手掌握物的力量。[查看详情]
-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查看详情]
-
比喻急于接待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查看详情]
-
两手屈拱而不能伸直的残疾。[查看详情]
-
相传古时隋侯见一大蛇伤断,即以药敷之。后蛇从江中衔出一大珠报之。因称其珠曰隋珠或蛇珠。见《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后以“握灵蛇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查看详情]
-
一握稻把。言数量少。[查看详情]
-
①.拳握。握持,掌握。②.拳握。比喻凝滞,不流动。[查看详情]
-
缺乏信心或没有把握的。[查看详情]
-
指古人去世下葬时,为保持身体平衡,两只手心里各握有一定的实物;又指手中掌握,谓控制、掌控。[查看详情]
-
比喻非常险恶的处境。[查看详情]
-
①.控于手中。②.有把握。[查看详情]
-
把守。[查看详情]
-
《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以“三握发”喻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查看详情]
-
见“握粟出卜”。[查看详情]
-
比喻苦心经营而徒劳无功。[查看详情]
-
捉拿住云雾。形容非常高超的本事。也作「握云拿雾」。[查看详情]
-
犹握符。谓膺天命而有天下。[查看详情]
-
掌握中枢之权。[查看详情]
-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查看详情]
-
①.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②.泛指手握镜子。[查看详情]
-
《初学记》卷九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率诸侯群臣,沉璧于河,受图书,今《尚书中候握河纪》之篇是也。”后以“握河”指帝王祭祀河神。[查看详情]
-
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语本《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言已怀持美玉之德。”[查看详情]
-
掌权。[查看详情]
-
①.握手、互相执手。②.掌握。③.成功的信心。④.一握。[查看详情]
-
见“握”。[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