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母亲”的词语

共 76 条词语

母亲词语列表
  • 送往事居

    sòng wăng shì jū

    埋葬死者,事奉生者。[查看详情]

  • 寝苫枕块

    qǐn shān zhěn kuài

    睡在草垫上,以土块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唐·刘禹锡〈史公神道碑〉:「迎柩于路,仰天长号,因葬于洛阳之北邙山,冀国夫人祔焉,寝苫枕块,以所仇同天为大酷。」也作「寝苫枕草」。[查看详情]

  • 母范犹存

    mǔ fàn yóu cún

    母亲虽然已经辞世,但她的高贵品质却永远留存。[查看详情]

  •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每一个细微处皆照顾到。形容非常精细周到。[查看详情]

  •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形容恩德极重。也作「恩重丘山」。[查看详情]

  • 轲亲

    kē qīn

    指孟轲的母亲。[查看详情]

  • 母弟

    mǔ dì

    称谓。称同母所生的弟弟。[查看详情]

  • 母命难违

    mǔ mìng nán wéi

    母亲的话难以违抗。[查看详情]

  • 断织之诫

    duàn zhī zhī jiè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查看详情]

  • 母氏

    mǔ shì

    ①.母亲。②.特指皇帝母亲的家族。[查看详情]

  • 徙宅之贤

    xǐ zhái zhī xián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查看详情]

  • 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曾母,指曾参的母亲。杼,织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终于心生恐惧,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谗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说,越霸吴亡。」也作「曾参杀人」。[查看详情]

  • 母道

    mǔ dào

    ①.为母之道。道,指道德、天性、天职等。②.母亲的行辈。[查看详情]

  • 画荻丸熊

    huà dí wán xióng

    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后以“画荻丸熊”称赞母教有方。[查看详情]

  • 母师

    mǔ shī

    ①.母亲的典范。汉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载:春秋时鲁有寡母,言行一致。某日往娘家,与子媳约定至夕而返。及返,尚未晚,即停立村外,至夕才如约入家门。此事“大夫美之,言于鲁穆公,赐尊号曰'母师',使夫人诸姬皆师之”。②.傅母,女师。母,通“姆”。[查看详情]

  • 断杼择邻

    duàn zhù zé lín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