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拼音
bǔ zhèng
注音
ㄅㄨˇ ㄓㄥˋ
词性
动词
繁体
補正

补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补正bǔ zhèng

  1. 增补订正。

    对原版本进行了全面补正

    add and correct;

引证解释

  1. 补充修正。

    南朝 宋•何承天 《上元嘉历表》:“若谬有可採庶或补正闕谬,以备万分。”
    清•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序》:“沅 官事之暇嗜博观史籍间以所见,校正此志譌漏凡数百条又採他地理书,可以补正闕失者皆録入焉。”
    鲁迅 《<嵇康集>序》:“惟此所闕失得由彼书补正,兼具二长,乃成较胜。”

国语辞典

补正bǔ zhèng

  1. 补充缺漏修正错误。

    《宋书·卷一二·律历志中》:「若谬有可采庶或补正阙谬,以备万分。」

网络解释

补正

补正,汉语词语,拼音是bǔ zhèng,指增补订正。语出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元嘉历表》:“若谬有可采,庶或补正阙谬,以备万分。”

补正的字义分解

  • 补 [ bǔ ] 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 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 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3. 益处。 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补正造句

1、春季滋补正当时,几种蔬菜宜多吃;菠菜护眼抗衰老,每天五十克为好;荠菜清肝清热妙,煲汤营养吸收高;补肾益精属山药,熬粥滋补是良方。愿快乐安康!

2、大雪来临冬意浓,养生进补正当季,御寒美食精心挑,首选羊肉炖萝卜,适量饮用高粱酒,补充阳气防受凉,黑米黑豆黑芝麻,补肾强身有一套,贴心关怀已送上,快乐安康伴到老!

3、大雪进补正当时,教你饮食调养术,养胃晨起食热粥,别忘枸杞和红枣,养心红色食物好,蕃茄萝卜都是宝,养肾防寒最重要,黑米黑豆营养高。贴心关爱已送到,快乐安康伴到老!

4、在形式审查中增加了补正程序,在实质审查中建立审查意见书制度,方便了商标注册申请人。

5、读者根据勘误表进行补正

6、不过人生阅历和智慧能帮助弥补正常的大脑衰退,补偿减慢的信息提取时间。

7、居延汉简中蕴涵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补正文献记载,如烽和燧的应用、戍卒的来源及分工、屯田制、以及河西经济生活等。

8、深秋已来到,天干又物燥;喝水润润肺,果蔬不能少;温补正当时,开胃食酸枣;萝卜赛人参,鸭肉是佳肴;睡眠要充足,锻炼通五窍。真心祝愿,身心安好!

9、《武夷新集》共有诗三八六首(据库本统计),《宋诗纪事补正》仅仅少收五首,而且可以判定的并不是“删汰”而是漏失。

10、腾龙B018镜头搭载广受好评的Vc光学防抖,大变焦镜头从广角端到长焦端,各种摄影场景都可发挥强力的抖动补正效果,使初学者也能从容拍出清晰锐利的照片。

补正的相关词语

【补正】的常见问题

  1. 补正的拼音是什么?补正怎么读?

    答:补正的拼音是:bǔ zhèng
    点击 图标播放补正的发音。

  2. 补正是什么意思?

    答:补正的意思是:补充缺漏,修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