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志
- 拼音
- yán zhì
- 注音
- ㄧㄢˊ ㄓˋ
言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志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言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c253b9b85>诗言志。”
引证解释
指诗歌。
引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王洙 《东阳夜怪录》:“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网络解释
言志 (《尚书今古文注疏》名词)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言志的字义分解
-
言
言 [ yán ] 1.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
志
志 [ zhì ] 1. 意向。 如 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 记在心里。 如 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 记载的文字。 如 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 如 标志。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如 志子。用碗志志。 6. 姓。
言志造句
1、读经诵典传文明,读经诵典贵坚持。作诗吟赋诗言志,诗情画意歌盛世。绳锯木断贵不懈,水滴石穿谁不知。风清月明书壮志,天伦乐事国大事。
2、到了周朝,人文精神觉醒,“诗言志”蕴涵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3、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4、“诗以言志,画为心声!”曹明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内心的发掘,是灵魂的净化、升华。
5、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6、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7、市民李嵘则用“金鸡展翅偕知音,百花吐艳伴黄鹤”诗以言志,他深感在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武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8、对于吴平关的这部摄影作品,外界有评介认为“早已打破影像的纪实功能,如同诗以言志,他的摄影已经回归‘本心’。
9、“诗以言志,这两首诗歌阐释了什么才是军人的荣誉。
10、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言志。
言志的相关词语
【言志】的常见问题
-
言志的拼音是什么?言志怎么读?
答:言志的拼音是:yán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言志的发音。 -
言志是什么意思?
答:言志的意思是: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