旰 食
- 拼音
- gàn shí
- 注音
- ㄍㄢˋ ㄕˊ
旰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旰食
晩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泛指勤于政事。
引证解释
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奢 闻 员 不来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泛指勤于政事。
引汉•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国语辞典
旰食
晚食。比喻勤劳做事无暇吃饭。
引《文选·潘岳·关中诗》:「天子是矜旰食晏寝。」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网络解释
旰食
旰食,出自《金莲记·射策》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泛指勤于政事。多用于执政者、帝王等人的勤政,组词有“宵衣旰食”。
旰食的字义分解
-
旰
旰 [ gàn ] 1. 晚,天色晚。 如 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旰 [ hàn ] 1. 〔~~〕盛大的样子,如“皓皓~~,丹彩煌煌”。
-
食
食 [ shí ] 1. 吃。 如 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食 [ sì ] 1.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食 [ yì ] 1.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旰食造句
1、, 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2、, 御史大人,恕个罪说,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亲。
3、, 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
4、, 几十年来柳周宵衣旰食,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最容不得惰政贪墨。
5、, 我皇考旰食宵衣,勤求民瘼,无日不下减赋宽征之令。
6、, 但考察历史,我们同样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
7、, 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可是在生活上却"宵衣旰食",经常不吃肉。
8、, “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园林游观,以适几余。
9、, 木婉清宵衣旰食、任劳任怨,昼夜守护在段誉身边。
10、, 如果是,那宵衣旰食、简朴勤政的当今圣上又该置于何地呢?
旰食的相关词语
【旰食】的常见问题
-
旰食的拼音是什么?旰食怎么读?
答:旰食的拼音是:gàn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旰食的发音。 -
旰食是什么意思?
答:旰食的意思是:晚食。比喻勤劳做事,无暇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