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 字
- 拼音
- shí zì
- 注音
- ㄕˊ ㄗ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識字
识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识字
认识文字。
英become literate;
引证解释
认识文字。
引《宋书·沉庆之传》:“庆之 手不知书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 庆之 曰:‘臣不知书,请口授 师伯。’”《水浒传》第三七回:“如今哥哥去时小弟寄一封书去。只是不识字写不得。”
夏衍 《懒寻旧梦录·从辛亥到“五四”》:“因为我识字能记账,那位管事说,老板正要请一位记账的人。”谓知晓文字音义精于训诂。
引唐•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阿买 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钱仲联 集释:“阿买 既能书八分则公谓之不识字者,不识文字之形义耳,非如世俗之所谓不识字也。”
《说郛》卷二九引 宋•叶梦得 《岩下放言·扬雄好奇》:“扬雄 能识字亲作《训纂》、《方言》。 《训纂》已不復见,而《方言》尚存。”
清•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扬雄 识字惟 桓谭太白 知心仅 杜甫。”
国语辞典
识字
认识字。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只是这班小孩子一个个好模好样,也还觉得聪俊怎得有个先生教他识字便好!」《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网络解释
识字
识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zì,意思是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识字的字义分解
-
识
识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 如 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 如 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 见识。远见卓识。 识 [ zhì ] 1. 记住。 如 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字
字 [ zì ]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 如 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3. 书法的作品。 如 字画。字幅。 4. 字的音。 如 字正腔圆。 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 合同,契约。 如 字据。 7. 旧时称女子出嫁。 如 待字闺中。 8. 生子,乳,爱。 如 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识字造句
1、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2、岳飞幼时,家中环境亦不佳,父母亲在努力维持家计之馀,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养,不仅教岳飞读书识字,也常说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他听,希望他从中能有所领会,将来也做个忠孝两全的人。
3、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钱钟书
4、从实际需要和儿童的接受能力来看,小学的最佳识字量应是3500字左右,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进行分析。
5、英式与美式英语据有同音但拼字约略相异之自由变体字,因此增加了识字与拼写之困扰。
6、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知书识字的民族,他们也会煞有介事地摆出一支笔。
7、十道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答案是开放性的,题目中也没有繁体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话文,总之来说就是很简单,识字的都会做。
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在减少贫困,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和识字率等方面,中国取得了很大进步。
9、我们家人为什学习都还不错,就是从小我爷爷给我一个概念,学习是快乐的,我爷爷说,你未识字就先读书,你在没有上学之前你就应该满腹经纶。翟鸿燊
10、研究了人类识字的汉字编码方案,借鉴五笔码、四角号码、太极码等众多字元选取与取码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仿人汉字识别系统中机器识别汉字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十码汉字编码机器识别方法。
识字的相关词语
【识字】的常见问题
-
识字的拼音是什么?识字怎么读?
答:识字的拼音是:shí zì
点击 图标播放识字的发音。 -
识字是什么意思?
答:识字的意思是:认识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