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gān shé zào

拼音
kǒu gān shé zào
注音
ㄎㄡˇ ㄍㄢ ㄕㄜˊ ㄗㄠˋ
词性
成语
繁体
口乾舌燥
近义词
唇焦舌敝 唇干口燥 舌敝唇焦

口干舌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1. 见“口燥唇干”。

引证解释

  1. 见“口燥唇乾”。

国语辞典

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1.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也作「口燥唇干」。

    如:「任凭他说得口干舌燥大家依然充耳不闻。」

网络解释

口干舌燥

出自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指非常干渴。释义: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口干舌燥的字义分解

  •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 干 [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河之干兮”。 7. 个数。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 gàn ]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事情要干。

  • 舌 [ shé ]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 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2. 语言辩论的代称。 舌战(激烈议论)。 3. 像舌头的东西。 帽舌。火舌。 4. 铃或释中的锤。 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 燥 [ zào ] 1. 干,缺少水分。 干燥。燥裂。燥热。枯燥。

口干舌燥造句

1、我见他站起身,醉醺醺地步入舞池,寻找像塞丽娜的女孩。我一动不动,不紧不慢地抽着烟,见他走过来走过去,知道他在浪费时间,他会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地走回来,找不到迷雾和人群中的天堂之门。胡利奥·科塔萨尔

2、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3、天气热得人们口干舌燥,都想喝水。

4、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贪员墨吏礼虽收了,一个个却是互相推委,杨飞见完一个骂一个,骂得口干舌燥,依旧毫无结果。

5、田树言心中想到一个慢字,不觉一惊,陡然发力,却只觉得自己腰酸腿疼,口干舌燥,他一夜不眠不食,此时已再无一份力气能激发出来。

6、叫喊累了的梦邪命,口干舌燥的停下来了,脑里不断想怎样收集情欲之力,难倒是……,想到不健康的东西,他坏笑淫笑连连。

7、咕噜咕噜!众人看得这香艳的场面那是叫一个口干舌燥,不少人甚至专门去搬了一张椅子,手上拿着一品饮料,很是享受的看着面前的‘肉搏战’。

8、但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喉咙干痛和大便干结等症状。

9、贼兵骂了一上午口干舌燥正要收兵回营时,张飞终于被憋急了,一把怒火冲破头脑,失去理智地率领十八名燕骑出城迎战。

10、如此香艳之景,令人望之心跳加快,口干舌燥,血脉喷张。

口干舌燥的相关词语

【口干舌燥】的常见问题

  1. 口干舌燥的拼音是什么?口干舌燥怎么读?

    答:口干舌燥的拼音是:kǒu gān shé zào
    点击 图标播放口干舌燥的发音。

  2. 口干舌燥是什么意思?

    答:口干舌燥的意思是: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也作「口燥唇干」。

  3. 口干舌燥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口干舌燥的近义词是:唇焦舌敝 唇干口燥 舌敝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