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信 力
- 拼音
- gōng xìn lì
- 注音
- ㄍㄨㄥ ㄒㄧㄣˋ ㄌㄧˋ
公信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信力
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国语辞典
公信力
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例如:「这份民意调查因抽样不够客观而缺乏公信力。」
网络解释
公信力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词credibility意指为某一件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政治伦理范畴。
公信力的字义分解
-
公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
信
信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 如 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 如 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 如 信仰。信徒。 4. 消息。 如 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 如 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 如 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 8. 姓。 信 [ shēn ] 1. 同“伸”,舒展开。 2. 同“伸”,表白。
-
力
力 [ lì ]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 如 力气。力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 如 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 如 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4. 用极大的力量。 如 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5. 姓。
公信力造句
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2、上海公厕的雷人服务就是种“垃圾广告”,它恶意透支媒体公信力,给大众带来强烈的精神污染,看过之后停留在脑海里的仅仅是庸俗恶劣的回忆。
3、对于在社会转型期诉讼增长率不升反降的原因,可以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司法政策和法院公信力三个方面来分析纠纷的走向。
4、对于这个事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具备一点公信力,有关高考的话题,往往会因为大学生的廉价,最后得出读书无用论。
5、以往因年终结案率考核延迟立案、案件敏感怕惹麻烦不敢立案等隐形的立案难不仅给当事人维权造成障碍,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6、假,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次次以假乱真,在谣言、辟谣的怪圈中往覆震荡,长此以往,不仅是还有什么新闻可以相信的问题,社会公信力更是被弄得千孔百疮。
7、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在闭幕式上说,要加快红会公信力建设,扩大红十字会的“知晓率”、“认同率”、“参与率”。
8、各级法院不仅需要加强道德教育与法律培训,更需要通过错案追究来惩处不称职的法官,克服司法不公,确保审判质量,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公信力。
9、百姓连饭都不敢做了,衣服都不敢洗,如厕都不敢在家了,权力部门却还在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熟视无睹,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遭受重创。
10、梧州昊海华光福特4S店总经理谢华章认为,媒体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媒体举办的活动也会为此加分。
公信力的相关词语
【公信力】的常见问题
-
公信力的拼音是什么?公信力怎么读?
答:公信力的拼音是:gōng xìn lì
点击 图标播放公信力的发音。 -
公信力是什么意思?
答:公信力的意思是: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
